第82章 遵命,太子殿下(2/2)
“二来是想去看望一下舅舅,去赵郡李氏看望一下。”
他也不知道这么说自己母亲会不会答应,反正心里有点忐忑。
“你还小,长途跋涉身体吃的消嘛”。李祖娥很是关心的问道,高殷不仅是他的儿子,也是大齐帝国储君,大齐帝国的未来。
"母亲放心,父亲都安排妥当了,儿子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不会让母亲担心的”。高殷宽慰母亲道,古人言,儿行千里母担忧。
“那就好,一路上慢点,照顾好自己”。李祖娥嘱咐道,当母亲的还是担心儿子的身体,毕竟血浓如水啊。
“母亲尽管放心,孩儿绝对会照顾好自己的”。高殷拜别了母亲,回到自己的住处,召集自己的心腹开始准备。他叫来了自己的老奴徐天,让他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李家子弟李由负责筹备粮草,刘桃枝、孤独善、斛律业负责整顿军队。
三日后准备出发,等出城了之后再说目的地,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
高洋叫来阿改,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太子殿下。阿改也明白,太子殿下要是出了意外,自己一家老小也不用活了,自己一定得保护好太子殿下。
三日后,高殷在六百精锐骑兵的保护下离开邺城。
阿改问道:“太子殿下,我们此行去哪?”
高殷看着阿改,故作神秘的说道:“咳咳…一直往前走,等时机成熟我会告诉你的。”
“遵命,太子殿下。”阿改一脸疑惑的退了下去。
高殷心想小心使得万年船,得走出一段距离在告诉众人目的地。
这样也是为了防备有人使坏,自己美好生活还没开始就挂了,那也就太悲催了
没办法,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自己现在位高权重,当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保护好小命了。
这次高洋为了让高殷这路上舒服点,还特意给他准备了马车。
高殷躺坐在马车里面,老管家徐天待在马车一旁服侍着。
高殷慵懒的伸了伸懒腰,对徐天小声的开口问道:“让你找的强匪窝子找到了嘛?”
古代北方叫强匪或者强寇,这也是落草为寇的由来之一,到了明清时期才称呼为土匪。
徐天呛着嗓音低声回道:“少主,在贵乡县有一伙强匪,无恶不作,危害四方!”
真正的目的地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这也是为了高殷的生命安全考虑。
高殷小声叮嘱道:“孤知道了,这件事一定要保密。”
徐天点了点头,自己的少主要是出了事,自己全家也不用活了。
高殷心想剿匪难度不小,与正规的军事政治组织不同。
一个匪帮的规模越大,其内部凝聚力就越低。
但是自古以来一直是非常头疼的问题,直到民国时期依然没有解决。
第一,不好剿。
古代地广人稀,土匪多盘踞在深山老林或者三不管的地,官兵来了就和官兵打,遇上一些悍匪官兵都打不过他们。
假如官兵打败了土匪,他们就会钻进深山老林,找都不好找,一旦土匪躲起来,时间一长官兵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很快就盯不住了只能撤军。
官兵一撤土匪立马就回来了,所以官府对此非常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