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编撰《魏书》(2/2)
圣武皇帝名诘汾。
献帝下令南迁,一路上山高谷深,险阻重重,于是打算停止继续南下。
突然遇到一只形似马、声如牛的神兽,为他们引路,经过一年的跋涉,才脱离险境,迁居到匈奴故地。
拓跋部落的迁移策略,多出于宣、献二帝,所以人们并称他们为“推寅”,在鲜卑语中是“钻研”的意思。
当初,圣武帝拓跋诘汾曾率数万骑兵在山泽间围猎,忽见辎车从天而降。
赶上前去,见一美貌女子,侍卫众多,仪仗繁盛。
圣武帝大为惊异地上前询问,女子答道:“我,是天上的仙女,受命与你成亲。”于是二人当晚同宿。
清晨,女子辞别,说:“明年此时,在此相会。”
言终而别,去如风雨。
到了约定的日期,圣武帝到昔日相会之处,果然与天女相逢。
天女将所生的男孩交给圣武帝说:“这是您的儿子,好好地抚养照顾他。子孙相续,到时会成为帝王。”说罢离去。
这个男孩就是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因此当时的人们传说道:“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
圣武帝拓跋诘汾逝世。
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继立为主。
他生而英明睿智,神元帝拓跋力微,具有英雄豪杰的气度,拓跋力微统治国家凡五十八年,享年一百零四岁。
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即位后,尊他为“始祖”。
高殷心想这肯定是北魏时期的世家大族编撰的。
否则就靠那群只会骑马打仗的鲜卑人,下辈子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故事。
于是高殷询问道:“老师,你参考了那些北魏史书?”
魏收娓娓道来:“回禀殿下,邓渊所撰《代记》、崔浩所撰《国书》等编年史,和李彪、崔光改修的史书。”
“沈约《宋书》,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还有很多的谱碟、家传。”
高殷心想魏收真是大才,如此繁琐的资料整理。
虽然有高隆之六人相助,但是魏收能三年执笔完成也是非常了不起了。
后来这些参考的史书资料全部遗失,好在魏收的《魏书》。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
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老师继续编撰《魏书》,孤改天再来拜访。”
“臣,恭送太子殿下!”
魏收亲自把太子送到门外,挥手告别,直到看不见马车的背影,方才打道回府。
高殷本来想提醒一下魏收,以后别让人掘墓挖尸,想了一下感觉不妥当,容易影响他编撰《魏书》的积极性。
等《魏书》编撰完成,提醒他也不迟。
斛律金旧伤复发,回到邺城养病。
高洋先派徐之才去给斛律金医治,自己带着太子高殷一起去探望斛律金。
高洋高殷到了斛律府金府邸邸。
斛律光带领众人早就在站在门口,迎接皇帝和太子殿下的到来。
这是天大的事,万万不能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