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民间有高人(2/2)
当然,他们养女人做生意,朝廷是不管的。
只要你老实听话,别给朝廷找不自在就行。
大魏立国百年之久,各类问题凸显,凋敝丛生,朝廷现在也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一封封奏疏送进了尚书台。
尚书台,是大魏朝廷中枢,宰相、副相,枢密使等宰执轮流在此值班。
奏疏,不会直接送到这些大佬手中,而是先由六部的六品主事初阅,分门别类,再交六部,重要奏疏可以直接交给宰执。
这样能大.大减轻宰执和六部尚书的工作量,免得将几位大佬累死。
主事刘进发拆开一封奏疏,快速扫了几行,身体一个激灵,奏疏差点被撕成两半。
看完内容后,他只觉得头皮发麻,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
旁边另一主事李隆看到后,急忙扶住他,
“老刘,看你身子有点发飘啊,昨晚去勾栏了?”
“你才去勾栏了,你们全家都去勾栏了,少废话,你快看看这封奏疏,王承宗的。”
听到王承宗这个名字,李隆面露惋惜。
他是翰林学士,又是江廷门生,前途无量。
可他偏偏是个倔脾气,非要上书给李牧之将军鸣冤平反。
那可是皇上钦定的案子,你给他平反,岂不是跟皇上唱反调?
结果一贬再贬,去鸟不拉屎的晋通县当了个七品芝麻官。
李隆快速浏览一遍奏疏所述,满脸震惊。
“快呈送给副相。”
今日尚书台值日的是副相袁不屈。
刘进发却拉住了他,“老李,皇上可还对王承宗有气,真要递了上去,对王承宗是好是坏,可要想清楚。”
“摊丁入亩之策,利国利民,王承宗能上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我若是劫了,不仅对不起王承宗,还会成为大魏罪人。”
李隆是民部主事,他很清楚摊丁入地推行开后,对大魏税收有何等意义。
他带着奏疏,兴致冲冲去见了副相袁不屈。
袁不屈打开一看。
“清查人丁劳民伤财不说,数据不准,人口可藏匿,但土地不能,臣以为可以改人丁交税为土地交税,公平合理……”
袁不屈眼前一亮。
王承宗开窍了,想出这样一个好法子,对增加朝廷赋税,大有裨益。
袁不屈当即把民部尚书林万里,左侍郎江廷叫来。
他捋着胡须呵呵一笑,看起来心情不错。
“朝中诸公为了赋税一事绞尽脑汁,却无良策,江侍郎,你的高徒王承宗给我等出了个摊丁入亩的好主意。”
民部尚书林万里看完后,脸上抑制不住欣喜。
摊丁入亩,若能执行下去,必然增加赋税,大魏中兴有望。
江廷面露羞愧,“袁相,其实这不是承宗想出来的。”
他拿出一封信。
“承宗信中说,他在晋通县遇到了一位不世出的高人,摊丁入亩是一个叫杨再兴的秀才提出来的。”
“杨再兴说为人为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还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袁相,下官以为此人腹有大志,胸有韬略,可以破格录用。”
袁不屈见王承宗在信前前后后认认真真看了一遍,里边详细描述了围剿浪浪山贼寇的详细经过,以及不足之处。
袁不屈看似古井不波的眼神中,已经泛起丝丝涟漪。
民间有高人。
“明日朝会,先将摊丁入亩之策奏明皇上,韩相若是在反对,那便是误。国误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