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良苦用心(2/2)
虽然都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精神文明建设不但建设时间长投入多,而且见效还慢,属于软实力的一种。
不管是主政一方的领导还是条线板块的领导,在他们有限的任期之内,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推动,确实没有物质方面推动来得成效快,这也是一种事实。
这些年已经在改变,但是从上至下要一层一层地实行下来,不少的关节要打通。
特别是像村居这一块,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员分散,资源不集中,更是缺乏足够的人才服务,以至于即便是上面想要推行,到了
如今正如老书记所说,新农村康居工程的建设对于朝荣村来说,完全是一个契机,但是如何把握住这一次的机会,确实考验着王艳秋他们这些村干部的水平。
新农村康居工程的建设主动权,并不在朝荣村,建设资金不是村里出的,建设设计更是专业部门主持,朝荣村能做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土地。
这是朝荣村的本职工作,但是朝荣村如果仅仅是服从上级部门的安排,那么这一届朝荣村村委会的干部们,那就是无所作为。
也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老书记在一开始摸排的时候,就直接走到了对立面,就是想要引起王艳秋等村干部的注意。
以老书记的觉悟,新农村康居工程的实施,绝不是个别人的反对意见就有用,只不过在推进的过程中可能有些波折而已。
如果他提出了反对意见,村干部们并不在意,或者是说没有人找到他做工作,或者是进一步跟他沟通,老书记也会在最后关头出面,替王艳秋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后面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是老书记出面帮忙,其他村民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面子。
如果村干部不能够站在村民的立场考虑问题,那么不管你请出多么有声望的老同志,多么有背景的大干部,其结局就是跟你对着干,即便是到了最后被动放弃,也足以让你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无法展开。
“老书记,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一定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是村民合理的诉求和需要,我一定代表大家竭尽全力地争取。”
老书记的良苦用心,让王艳秋不禁肃然起敬,老书记这么大年纪了,其实心里一直还牵挂着朝荣村的经济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老同志,才将优良的传统传承下来。
“王书记,只要你真的是为朝荣村好,为村民好,有什么需要用得到我老头子的地方,你尽管吱声。”
虽然王艳秋和老书记的年龄相差了四五十岁,但是他们一心为民的初衷却是一样。
王艳秋得到老书记的鼓舞之后,更是信心百倍,原本对于初次摸排所遇到的困难,多少还有些忐忑。
如今即便是眼前有再大的困难,哪怕就是一座火山,她也有勇气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