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夭折了!我的姐姐是女帝! > 第230章

第230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前妻专治不孕不育,季总挂号请排队免费阅读 修仙不易,我和死对头都叹气免费阅读 都市之暗夜征途免费阅读 我带狐仙走阴阳免费阅读 四合院:多子多福,穿越后当了国民老公免费阅读 华娱:小城大梦免费阅读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免费阅读 母胎单身23年,一朝穿越变渣男免费阅读 规则怪谈:开局一个碗!免费阅读 拒绝内卷魔门妖女成了仙界白月光免费阅读

顺嘴就能解答的问题,可不就是武朝现在希望的情况?

商人虽然不事生产,可人的贡献也不少啊!

东镇便宜,西市贵,因为有商人两地的货物流动了起来,可没了商人在中间穿插,东镇的百姓能怎么办,只能看着货物烂在手里。

明朝要抑商重农,是因为明朝海商的势力太强了,士族都压不住,只有军中贵族才能压海商一头,而压下也只是人在境内的活动,商船出了海,大海商去了南洋,明朝是真的拿人没办法。

反观武朝,缺的是市场活力,缺的是将原材料转变成商品的人。

“过去,氏族豪门,内府,也在做生意,可惜人有惰性,同样投资的两笔生意,一笔可以赚取三成的利润,一笔只能赚取一成的利润,不需要考虑别的,大家都会选择赚的多的,而往往利润大的买卖,都和百姓,国力无关,就比如户市……道路开始不设关卡,资源也可以放开了卖,可这里真的就没门槛了吗?”

哪能没门槛啊?

谁都知道想要参与户市的隐形门槛极高,身后没有勋贵,氏族的支持,人根本筹不起一直能行走北方的商队,至于搭队一同前往边关,没点关系谁搭理你啊?

“可随着钱庄的铺开,道路的扩建,情况变得不一样,过去被氏族豪门不落在眼里的买卖,如今由地方武家来补充,钱从钱庄里贷款,一笔一结,道路可以通了,跨县,跨府交易畅行,赚的不多,可架不住能参与的人多,不需要全面调动,只需要调动一点点,穷苦了多年的武家,哪怕自身力量不足,他也可以联络其他人,聚众而行,只要愿意去做,终究会有收获!”

武家,相当于明朝户籍中的军户,不同于明朝强制的军户制度,武家子弟是发自内心想要参军入伍,因为参军后,靠着军功制武家子弟可以实现自身各类愿景,简单说就是有大的能耐吃多大的碗,根本不用担心被人贪墨军功。

人想要积极着活着,预期很重要。

军功制,保障了预期,自然有的是人愿意投军。

从而导致整个体系下,最底层的武家,常年保持旺盛的武力,十六岁到五十岁的武家子弟,无论是否有军职在身,只要一声号令随时都可以走上战场。

这股庞大力量,过去被武朝简单用于军队,地方维稳,实在是有些浪费。

方程再提出“储蓄有利,贷款付息”概念的时候,针对的所有武人,可真正针对还是广大有人,有头脑,有背景的武家子弟。

只要让这些武家子弟,投入经济活动之中,必然可以将武朝僵化的市场经济盘活,至于盘活后带来负面的影响,什么军人从商的弊端,那都是很远很远的事。

而且这弊端,未必会在武朝爆发,因为武朝府兵选拔,正兵的入伍流程是到目前来说是非常公平的。

户户出军人或许做不到,但族族有武家这一点,武朝已经做到了,大不了有钱了再扩军呗。

就武朝如今常备兵力,也就是靠着过去打出去的威望在对外威慑。

四十年前参与那场战争的老将没死,威慑犹在,可伴随着那批老将逐渐凋零,深刻的记忆不在,还怎么威慑?

人终究是善于忘记的。

到时候武朝但凡还想保持国内稳定,就必须增兵,如果要开启对外战争,各项兵力至少要达到百万。

如此巨大的冗余摆在哪里,有什么好担心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女配太娇了怎么办[快穿]免费阅读 直播美食摆摊,但狗血文免费阅读 我,落难王子,打钱免费阅读 一胎三宝,但男主生[GB]免费阅读 狂人不写日记免费阅读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免费阅读 超雄武僧:西行的荷尔蒙免费阅读 人生模拟器免费阅读 抱抱就好眠免费阅读 悬鸟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