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二十七章 早朝

第二十七章 早朝(1/2)

目录
好书推荐: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免费阅读 国运后传:银河种族气运游戏开启免费阅读 夺回气运后我在八零当大佬免费阅读 又是气死NPC的一天免费阅读 穿越潜伏:我用写轮眼扫描间谍免费阅读 全网黑对照组会亿点技能怎么了免费阅读 疯批帝姬嫁给摄政王后雄起了免费阅读 大唐第一皇子免费阅读 八零渔女嫁硬汉,赶海养娃福气多免费阅读 后妈对照组在年代文带崽逆袭免费阅读

次日早朝,当朱元璋踏着清晨的微光,龙行虎步的端坐在龙椅之上,接受朝臣们的朝拜之时。

他忽然发现,今日里,朱允炆赫然在列,这让他本能的有些皱眉。

若是按制的话,朱允炆显然是没有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的。

只是如今情况特殊,懿文太子薨逝,原本归属于东宫处理的那部分政务,被朱允炆不声不响的接管了部分。

况且,如今这情况也确实特殊,东宫一些事务,外人确实实在不好插手不说,而且也不是什么大型事务。

更重要的是,朱允炆在文臣当中的名声,显然相当不错。

所以,大部分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了,否则礼部的弹劾折子早就汹涌而至了。

而这几天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等东宫属官的怂恿下,每日都来参加早朝。

一则是为了接手东宫统筹的一些政务,宣告自己的存在感,也让自己能练练手。

而另一方面嘛,朱允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进一步提醒自己这个皇爷爷。

您的皇长子没了,皇长孙还在这儿呢,您这会儿就应该册立自己当太孙!

朱允炆和那些文官算盘固然打的叮当响,可打死他们都想不到,朱元璋居然已经动了立朱棣为太子的心思。

朝会开始,首先众臣们奏报的就

是各类急务。

“启禀陛下,黄河水道部分堤段年久失修,今年恐有水患……”

“朕记得,户部年年都有治河银子下拨,为何说起又成了年久失修了?查!一查到底!”

“陛下,山东境内今年滴雨未下,如今流民四起,急需朝廷赈济……”

“哼,今年滴雨未下,那之前为何山东布政使司不曾有救济、赈.灾之举?都察院监察御史带着咱的旨意去一趟,罢官去爵。”

朱元璋安排完一应急务后,仍旧眉头不展。

实在是最近时节不好,各地都有灾殃发生,之后的日子怕是更加难过。

就在此时,又有朝臣奏报道。

“启禀陛下,鞑靼部有国书递交,称愿求娶我大明公主,两国永结同心、攻守一体!”

朱元璋一听这个直接脱口大骂道。

“放屁!甭说咱的女儿,哪怕大明普通人家的闺女也不许和亲!”

“给鞑靼回国书,要结盟,咱签盟约,要打,咱奉陪!”

“大明,绝不和亲!”

朱元璋这话说得可谓是斩钉截铁,但身为九五至尊,他决定了,那就没法改了。

一条条、一桩桩,各地加急上报来的急务,如同流水一般在朝堂上不断提出、处理。

官员们刚刚汇报完情况,这边朱元璋便给出了处理意见。

整个朝堂仿若

一台机器一般,小心而又快速处理着整个大明的事务。

而朱允炆此刻就仿若一个泥塑木胎一般站在那儿。

这种时刻,他是插不上嘴的,也没资格插嘴。

甚至有些事情,他觉着自己若是处理的话,肯定不会像皇爷爷那般“暴虐”。

只是赈.灾不力而已,那加紧办理就是了,为何还要派人过去宣旨训斥,乃至去官罢爵?

朱允炆很不理解!

但自己不会多嘴说什么,因为打小自己就是个聪明孩子。

自己清楚的知道,眼前这位皇爷爷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和前程。

不管自己这会儿有什么想法。

但现在的自己,只能是一个“仁孝”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末:新秩序免费阅读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免费阅读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免费阅读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免费阅读 臭山贼,朕怀孕了免费阅读 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免费阅读 季凤文牧师二免费阅读 明末争雄免费阅读 烽烟谋局免费阅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