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战场瞬变(2/2)
见到有六七千秦军出现,除了与辛恭靖缠斗的秦兵外,差不多都在这里了,到了发动的时候。
不能再撤,姚崇旋马高举起手中钢刀,大声吼道:“汉奴也敢犯我大秦天威,儿郎们,随本公杀了他们。”
姚崇没有把晋军放在眼中,至于十万晋国百姓在他眼中更如土鸡瓦狗一般,只是此时敌我胶着在一起,根本无法组织起进攻。
战场上秦军有万余,石真率两千冲阵,啸龙领三千接应,穆平以三千抵挡杨安玄,还分出千余看守晋人、保护辎重,姚崇前来接应穆平的兵丁以轻骑为主,不过二千余人。
为区分开战场上的号角,严恪与父亲严安约定鸣锣为号。数面铜锣发出“镲镲”的声响,即使在战场之上也传出老远。
高晔感觉手中刀仿如变成活物,紧密地颤动撞击着虎口掌心要脱控逃去。
秦军纛旗高约丈许,宽约半丈,金枪罩顶,寸许粗的红油旗杆。黄缎红字,绣一个斗大“秦”字,是姚崇的指挥旗。
赵田、阴绩等人赶至,挥动槊、枪,朝秦骑杀去。鲜卑轻骑见首领死了,来敌凶狠,哪有战心,纷纷纵马向左右避开。
闷声应是,慕容森扬起手中短矛,麾下五百鲜卑骑士随同他向前驰去。
裴博和严安聚在一起,有两百余名秦军看守。听到锣声传来,严安以目示意长子严泓。
号角声密集响起,姚崇带着二千轻骑和三千步卒从左右朝晋军围来。
今日之战,安玄军将士都卯着劲,有意在主公面前表现一下,那些吃食没有浪费,这两年来的辛苦操练终有用武之地。
姚崇看到蒯恩脸上的黑须,认为统率是蒯恩,长刀指向蒯恩道:“将此人斩杀。”
俞飞的马跟在杨安玄的左后侧,瞅冷向前发箭,弦响便有秦军落马。
“拼了”、“杀秦狗”,在鲜血的刺激下,群情激愤,裴、严两家部曲举着木棒、锄头呼喊着朝秦军冲去。
杨安玄听到秦军号角响起,紧接着看到纛旗树起,秦军不再恋战,而是潮水般地向纛旗方向退去。
身旁部将吕会、封林等人纷纷跃马朝蒯恩杀去,围住蒯恩困斗。
八万余人中有近二万多青壮,夹杂着些老人妇人,潮水般汹湧向前,势不可挡。
十万百姓,被驱于阵前就有一万多人,剩下的八万多人茫然无措,不知是进是退,战事一起,定将祸及池鱼。
安玄军将士跟着高喊,“姚崇死了,纛旗倒了。”
晋军表现出的悍勇让姚崇大吃一惊,特别是作为锋锐杨安玄、蒯恩、阴绩等人,出手凌利,骁勇异常。
杨安玄将马槊舞成光团,劈刺挑扫,依旧无法突破秦军护卫。
严、裴两家千余族人散在四周,这些人早得到了叮嘱,见状跟着鼓噪起来。
杨安玄恼怒高晔阴毒,顺过槊锋朝侧旁的高晔划来。高晔以刀相迎,发出一声“铮”响,颤音发散。
姚崇注意到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军,沉声下令道:慕容森,你带人挡住这伙晋军,为大军聚集争取一刻钟时间。”
情况紧急,若让秦军汇聚在一处结成阵势,即便人数占优也不见得能胜过秦军。
穆平见杨安玄十分骁勇,命令麾下秦军借助晋人百姓掩护游斗,为姚崇率军合围争取时间。
杨安玄看到对面有秦将迎来,为首之人铁箍勒额,一头披肩黑发随风起伏,深陷的双目闪着幽光,有如鬼神临世。
马槊斜挑而起,杨安玄计算着交战的时刻,心中念头一闪,对俞飞道:“三丈远射他眉心。”
杨安玄知道蒯思勇力过人,秦人一时间伤他不得,趁机跃马朝不远处的纛旗冲去。
首先是没有料到晋人百姓造反,陷于被动;其次是急于聚兵结阵,乱了指挥;三是没想到这伙晋军勇不可挡,挫动军威。
“二哥,你率人截击秦军,不要让秦人顺利集结。”杨安玄道:“安玄军,随我来。”
纛旗所在,便是敌酋所在,杨安玄毫不犹豫地朝着纛旗方向冲去。
当机立断,姚崇放弃围困晋军,下令道:“呜号,树起纛旗,退军五里集结,结成阵势与晋人决战。”
相距三丈,俞飞弯弓一箭射出,慕容森偏头避过,战马已经接近。
征战二十余年中高晔有几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立知不妙,对手的马槊暗藏玄机。
号角声响起,秦军听到号角纷纷朝纛旗方向移动,便连与辛恭靖所率晋军争斗的石真和啸龙出不敢怠慢,潮水般地朝后退却。
严恪就跟随在杨安玄身侧,杨安玄高喊道:“严恪,鸣锣。”
秦军在装备、训练上占着上风,但百姓的数量太多,砍倒一名百姓,便有五六根木棍砸来。此时百姓杀红了眼,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短矛撞在短矛之上,慕容森的身形在马上一歪,杨安玄的马此时与他的马交错,手中马槊横刺而至,慕容森还未从巨震中恢复过来,被马槊从腰间插入。
俞飞策马赶至,杨安玄高叫道:“俞飞,射死那个拿纛旗的。”
马驰如箭,杨安玄手中马槊翻飞,左侧俞飞,弓响不断;右侧蒯恩、徐孝重,飞矛不断掷出;身后赵田、阴绩以及安玄军众将士,如狼似虎。
声音有如波浪般向四周传开,先是晋军,然后是晋国百姓,战场之上一片”姚崇死了,纛旗倒了”喊叫声。
秦军队伍分得较散,众人举目向纛旗望去,果然见飘扬的纛旗不见了。
姚崇急得大叫,“速立旗,速立旗”。
纛旗长三丈有余,不是那么容易竖起,此时战场上秦军乱成一团,不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