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政治设计(2/2)
一,压制言论,降低改革阻力
二,推行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
三,实行货币改革,为军改提供充足资金;
四,实行军事改革,强化各行省和北方的防务。
这四条循序渐进,每一条都是为下一条打好基础。
看起来很美好,但徐鹤为什么将他的方案打回重新设计?
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加税,大魏给农民的税其实是很少的,国家要发展,那加税是必然,张居正的办法就是清丈土地之后,按比例把税款摊派到各行省。
看起来很合理。
但他没有想过,这些实际的税收到底是由谁来缴纳的?
另一个时代的历史上,黄宗羲曾经说过,任何财税改革,不管怎么设计,到最后埋单的一定是社会的最底层,记住,是任何时代。
所以,想要公平公正,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交税,那就要打破瓶瓶罐罐,将压在农民身上吸血的宗室、官绅、地主拉下马。
但这里有个很为难的问题,大魏的政治基础就是这些宗室士大夫,砸烂了他们的饭碗,大魏也就不存在了。
怎么办?
所以资产阶级想出的办法是扶植另一个阶层成为后盾。
XX主义在华夏想出来的办法是土地改革,解放华夏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
可是,若是扶植农民,这跟大魏存在的法理基础又是相悖的。
故而最后徐鹤还是败给了自己的阶级出身,屁股决定脑袋,写了一些康梁的文章给对方读一读,企图让这个平行时空中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想想办法,能不能找一条循序渐进的路线出来缓解社会矛盾。
徐鹤没有那些穿越人士开天辟地的伟大抱负,一代人管好一代人。
他想要的效果就是比张居正历史上的改革效果再好一些,张居正改革之前,平行时空中的俺答直入京畿如无人之地,在北京周边饱掠八日才退兵,京畿明军无敢战者。
但到了万历年间,大明竟然“数十年得无事。”
可见,不管张居正的改革出了什么问题,但最少他的改革大方向是没错的。
错的只是细节考量和底层百姓的获益方向出了问题,最后才导致人亡政息,落得了个开棺戮尸的悲惨下场。
徐鹤对张居正改革了解过一些,也曾经看过一些专家学者对张居正改革的经典评述,徐鹤准备在细节方面给予张居正一些建议,在顶层上帮他扛住一些压力,然后慢慢扶植张居正的威望,最后循序渐进挑选几个行省尝试一番再全国推行。
想到这,徐鹤记得张居正也曾经搞过改革试验田,但因为当地官员为了讨好他,故而谎报成绩,屡放卫星,导致志得意满地张居正愈发刚愎自用,这也是导致他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徐鹤想要避免这点,就需要培养再培养些人才。
其中有威望高,但性格平淡,不喜欢争权夺利的,而且深受皇帝信任。
这个人要能制衡张居正,但又鼓励改革,在改革中发现问题,还能对张居正给予批评。
徐鹤脑子里莫名其妙出现了储渊的身影,最近储渊颇受绍武帝信任,更高国光两人成天研究学问,如果小舅子把徐鹤当成老师,又敬又重,还有点害怕的话,那他对储渊、高国光两人就是关系很铁的同学。
有绍武帝支持,将来储渊必然平步青云,倒是个制衡张居正的好人选。
还有就是眼前的谭伦,他这个人耿介方正,跟张居正关系也不错,他再锻炼两年,就可以放出去担任方面之才,有他在,张居正的改革试验就能得到第一手正确、真实的反馈。
还有吴德操、张鹗等人,如今都已经放出府开始锻炼,而且他们的身份也是张居正需要小心应付,且能听得进谏言的人。
就在徐鹤思绪万千,还在考虑大魏改革之事时,周于德率领的明军已经悄悄进驻旧黄河边的旧县,距离乐陵已经咫尺之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