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章 摄政称王:为什么周公旦要摄政称王?

第2章 摄政称王:为什么周公旦要摄政称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免费阅读 星际首富第一步,打破剧情种土豆免费阅读 重生贵女娇,将军不经撩免费阅读 异在之旅免费阅读 被赶出家属院:嫁老男人养崽开摆免费阅读 高律师又在偷偷吃醋免费阅读 宴总,夫人的白月光也回国了免费阅读 我在平行世界修真成圣免费阅读 天启之夜免费阅读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免费阅读

一直在说,周成王年幼年幼,但这个时候周成王到底几岁?

按照周文王活了96岁、周武王活了94岁这样算来,作为周武王嫡长子的周成王,可能会年幼吗?

所谓的周成王年幼,可能仅仅是相对的吧。

相对于象周武王、姜子牙、周公旦这样的八九十岁的老不死级别大佬来讲,周成王应该是年幼的。

也许,所谓的年幼,仅仅是在治国理政上和率军作战的经验上,是不足的,至少不能跟大周王朝初期这些大佬们比。

但是,完全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周武王年轻时所生育的儿子们,在与商王朝的长期作战中,陆续牺牲了!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周部落举起反叛商王朝的大旗,本来便是犯上作乱,本来便是艰苦卓绝。

周部落要想取得其他更多部落的支持,共同形成一个强大的反商部落联盟,那自己的部落就必须要令人敬服。

作为部落首领,当然得率先垂范!

这个率先垂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率军作战中,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而增加了牺牲的概率。

另一个是在与部落结盟中,成为派往另一部落的人质!

作为人质,往往有两种下场。

一种是平安度过在所质之部落的日子,立功荣归。

另一种是所质部落反目,或者被商王朝给剿灭而身死!

周部落联盟首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正是只身赴商王朝都城朝歌,自愿成为质子,结果被杀害于朝歌!

所以,尽管周武王是一位长寿之王,但他的儿子们却一个个先他而去。

为了王室继承人,老年的周武王必须不断娶妻生子。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武王直到九十多岁去世时,其长子姬诵年方十二岁!

那周武王八十多岁了还会生子?

我们就别去纠结这种超强的生理功能问题了吧,反正周武王去世时,据说不但太子姬诵年仅十二,姬诵至少还有四位兄弟,即邘叔、唐叔虞、应侯和韩侯。

大周王朝建立之初,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一应朝纲礼仪尚未完善,周边戎狄蛮夷伺机侵犯,殷商残部蠢蠢欲动。

甚至连在周灭殷商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各路功臣以及王室宗亲们,也并非是团结一致的。

打江山易,治江山难呐。

周武王很清楚,要把大周王朝给治理好,太子姬诵是吃不消的。

既然他吃不消,那就安排一个吃得消的人站到台前来吧。

这个人,正是德高望重、文韬武略的周公旦!

周成王很清楚父亲武王的意图,那就将一切都交给王叔周公旦吧。

周公旦临危受命,当然是全身心扑在辅政大业上了。

于是,各类政策、规定、制度都慢慢出来了,但令周公旦郁闷的是,推行起来存在着相当的阻力!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你周公旦贵为王叔,太宰,但谁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你周公旦的意思。

虽然天子认可了,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位不管事的天子。

平灭殷商,谁都有功,并非是你周公旦功劳大到了天上去,凭什么大家都要听你的?

对周公旦不服气的人很多,但武王刚崩,而且武王有遗命:王朝大小事务,天子均得问计于周公旦。

那就阳奉阴违吧。

所以,尽管周公旦殚精竭虑为西周王朝制定了施政方略,配套了大量的礼仪制度,但你周公旦做你的,大家做大家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末:新秩序免费阅读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免费阅读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免费阅读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免费阅读 臭山贼,朕怀孕了免费阅读 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免费阅读 季凤文牧师二免费阅读 明末争雄免费阅读 烽烟谋局免费阅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