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第79章 非自然偶遇

第79章 非自然偶遇(1/2)

目录
好书推荐: 满门反派疯批,唯有师妹逗比免费阅读 身为天才,我居然是家里最弱的?免费阅读 夫人是个娇气小哭包,得宠着!免费阅读 十日终焉免费阅读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免费阅读 入玄成仙,从不当赘婿开始免费阅读 斗破苍穹之魔帝萧炎免费阅读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和我圆房了免费阅读 太太走后,发现孕检单的叶总哭疯了免费阅读 八零宠婚,高冷兵王红眼求贴贴免费阅读

起重社的活,苏木往返搬运了四趟。

耿叔运了两趟就歇息了。

毕竟距离不近,重量不轻,一般体力的人,连续拉两趟就几乎到极限了。

这时候如果再强撑着拉

不过拉完了,缓一天都不一定缓过来。

所以有经验的人,都不会极限操作。

稍作休息,还能继续再拉。

只不过活就那些。

耿叔歇息一阵,再重新装车,估计也就能拉最后一趟罢了。

虽然嘴里说着拉这活能赚一天的钱。

可真拉完了,没有人真的会放弃继续干活。

赚钱不嫌多,特别是现在。

粮食不够,谁不想多赚点钱去换更多口粮呢。

除了苏木。

这小青年跟牲口似的,一股气跑了四趟,还生龙活虎似的。

羡煞旁人。

“耿叔你且拉着,我走了啊。”

叮铃铃。

苏木结束了

一口气憋着没法说话,就用车铃铛回应。

起重社很多人打招呼就用这个。

苏木蹬着板车出了城。

闲来无事,恰好有耿叔这个契机,他准备去搞点鱼。

空间湖湾大的很,上一次主要去弄野味儿的,山涧溪流的鱼虽然有,但放逐到空间湖湾里,并不显得多。

自己少年钓王的口号有了,以后吃鱼的机会多了去,干脆就多补充点物资吧。

城里钓鱼的地方很多,但狼多肉少,鱼能有多少。

像苏木这种有外挂的,垂钓是无法满足他需求的。

于是他便选择出了城。

老京城一直有句谚语:“京城这座城是从河上漂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初建筑京城的各种材料,几乎都是从河上运来的。

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京城。

无论是元大都,还是明清京城的修建和修葺,所需要的大量木材和砖石都是通过大运河运输。

而且,不仅仅是营建材料从大运河运输,京城建城之后供应京城数十万军民的粮食、生活必需品,当时也都是通过大运河的漕运而来。

可以说,没有河道,没有漕运,就没有京城这座城。

所以,京城的古河道很多,水源也很充沛。

京城不缺垂钓的地方。

但苏木捕鱼所需的条件,城内显然不合适。

他打算去一趟玉泉山。

到玉泉山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在苏木认知的辐射范围内。

在城西北16公里山内有八泉。

东南行入昆明湖,经长河入德胜门西松林闸,水入城后先灌注于积水潭,南流分东西两路:

东灌什刹海荷塘,出地安桥,经东不压桥为御河,至东华门望恩桥改暗沟出东交民巷水关,入前三门护城河。

西路则是南行经李广桥响闸,过西不压桥,入北海复分为两支。

一支经蚕坛东,沿景山西墙外入西筒子河。

另一支入北海,过御河桥入中南海出日智阁下闸门,入中山公园,再经天安门前与东筒子河穿太庙之水相汇为菖蒲河。

嗯,这么说吧,京城内的河道水源均引自玉泉山。

苏木直奔水系源头。

这一次他直接打算捞一把大的。

一劳永逸。

……

傍晚。

苏木骑着板车来到耿叔的住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成猫也要玩游戏免费阅读 神豪系统?我这可是高武世界!免费阅读 分手后我却成了修真者免费阅读 百次轮回,我终将成神免费阅读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免费阅读 科技工厂:丧尸?T800懂吗?免费阅读 为了还债,我成了娱乐圈幕后大佬免费阅读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免费阅读 港娱:谈钱可以,别谈感情免费阅读 继承一幢楼,实业我最行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