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木子洋到纺纱二厂报到(2/2)
木子洋就这样在纺纱实验室开始了他新的工作。
实验室里几乎清一色都是年龄比较较大的女工,只有管理员刘德政一个男的,随着工作的深入,有些工作女工确实有些局限,刘德政跟厂长说了好几次,想进点新人,一直未果,正好木子洋来了,刘德政很高兴,说话也有人陪了。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木子洋了解到管理员刘德政励志的成长历程,让木子洋唏嘘不已。
刘德政,一个来自泰山山区普通家庭的孩子,自幼丧父,母亲艰难拉扯大的。
从小就对机械和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更没有学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然而,刘德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勤奋努力,肯于钻研,就一定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随后,职高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刘德政在纺纱一厂做保全学徒工,跟着师傅学习各种纺纱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也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然而,刘德政并不满足于此。他知道自己要想在这个行业里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学习和进步。于是,他开始自学各种机械原理和理论知识,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刘德政也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技术问题,互相学习进步。在他们的帮助下,刘德政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更快的提高。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新上了众多的进口先进设备,他接触到了更先进的设备和更复杂的技术问题。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压力和恐慌。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凭借优秀的技术和肯吃苦的精神,很快被提拔为纺纱一厂的保全队长。
没过几年,公司从战略角度考虑,在新疆收购了4万亩棉田,并就地新建了一个大型的纺纱工厂---纺纱四厂,需要大批的基层管理人才,歌里都唱“新疆是个好地方”,但实际情况却是自然条件艰苦,内地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不适应新疆的生活,没人愿意去。
在这个困难时期,刘德政主动请缨去新疆工作,担任代理实验室管理员。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工作,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了挑战。
在新疆纺纱四厂,刘德政遇到了很多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他需要经常面对恶劣的天气和交通状况。其次,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与之前所在的一厂有所不同,四厂全是清一色的进口设备,他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刘德政。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工作,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他还积极与同事们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刘德政遇到了很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气馁或放弃。相反,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他还注重细节和质量,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德政逐渐适应了新疆纺纱四厂的工作和生活。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扬。他还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最终,刘德政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以及创新精神,成功地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荣升为一名优秀的实验室管理员。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不仅要负责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还要参与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