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筹备材料 两种灵丹(1/2)
三年后就是黄风山坊市拍卖大会。
因为黄风山紧靠着罗云山脉,妖兽、灵药资源极为丰富。
可偏偏此地位于大魏国最南端,远离灵气充足,灵脉丰富的大魏国腹地。
也没有大宗门、大家族在黄风山附近开辟山门。
然而。
黄风山坊市,毕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大坊市。
每隔三十年,都会召开一次规模盛大的拍卖大会。
而且每次大会,都会有筑基丹、筑基灵物等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至宝出现!
没有那个练气期修士,会嫌自己手中辅助突破筑基的灵物多。
其等都会尽可能地多寻找两件灵物,或是多寻得两枚筑基丹,使得自身突破筑基的把握更大一些!
如此一来。
对于大魏国南部区域,以及整个黄风山、罗云山脉中讨生活的练气期修士来说,这拍卖大会就成了一次必不可错过的盛会了!
如今。
张清手中已经有了水心玉莲、云光宝玉、碧螺春、通脉灵符、蕴神丹、月影玉璧等多件筑基灵物。
就连那珍贵无比的筑基丹,他也都已经拥有了一枚。
此外,还有金纹血参、滴血茯苓等两种灵药,可以借助《血骨魔书》中记载的丹方,炼制成辅助突破筑基的灵丹!
金纹血参、滴血茯苓两种灵药,直接吞服的话,对于他突破筑基倒也有些帮助。
但是,张清既然有《血骨魔书》在手,又有现成的丹方,可以将两种灵药的效果最大化。
他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原先,他是打算请一位高明的炼丹师出手,按照丹方来炼制灵丹。
可是有了之前在宝芝堂的一番经历。
张清却是深刻明白,丹方交予他人,终究是要冒着一些风险的。
这两种丹方都十分珍贵,炼制出来的灵丹的价值,恐怕不再筑基丹之下。
毕竟,筑基丹所需灵药都十分珍贵,而这两种丹方却是只需要用滴血茯苓、金纹血参为主药而已。
这两卷丹方一旦泄露出去,必定会引起有心人的觊觎。
更何况。
如今坊市中的丹药价格一路飞涨,请炼炼丹师出手所需的报酬,也是增加了许多。
张清可不想成为冤大头。
他既然决定要自行学习炼丹术,自然就不会再把如此重要的丹药,假托他人之手来炼制了!
玉泉山洞府。
张清在修炼静室旁,新开辟了一座炼丹房。
炼丹房之内。
张清趺坐蒲团之上,前方不远处,摆着一只三足鼎炉。
鼎炉上雕刻有两条身躯盘起的灵蛇,下有一堆青色灵木,正燃烧着熊熊烈火,将整个炼丹炉都包裹进去。
整个丹房内,都弥漫着一淡淡香气。
闻来如同冬日冰雪下的鲜嫩草芽,冷冽之中却又有一股生机勃勃之感,令人闻之心神一振,舒畅无比。
这只炼丹炉是下品法器,火蛇鼎。
虽然下品炼丹炉的价值,并不是特别的高,在坊市中一些出售丹药的店铺,就可以买到。
但是,这下品法器丹炉对于如今的张清而言,却是正好合用。
毕竟。
张清方才开始研习炼丹术,时日不长。
炼丹术也算不得有多精深高妙,使用品阶太高的炼丹炉,也没有什么用处。
丹炉中散发的香气,忽然变得淡薄起来。
张清双目睁开,吐出一口浊气,目光转向身前的丹炉,再抬手打去一道法诀。
丹炉上包裹的火焰,顿时一阵晃动,纷纷收敛下去。
火势一时间变得微弱起来。
张清见此,不禁满意地点点头。
“丹药已成,是时候开炉取丹了!”
话音落下,他抬起张清大袖猛然一挥。
一股狂风卷过,丹炉外的火焰被一压而灭。
炉盖轻轻一跳。
张清抬手打去一道法诀,炉盖浮空飞起。
只见有五团淡黄色灵光,安然卧在丹炉之中。
顿时,有一股更加浓郁的丹药香气,从丹炉中蜂拥而出。
张清探手一抓,就将五团灵光全都摄来手中。
他两手一拍,放出些许法力一冲,丹药外的灵光散去,露出五枚龙眼大小的丹丸。
此外,还有四颗黑乎乎的灰团,显然是被炼废了的丹药。
“灵气精纯,品质上佳,一次成丹五枚!看来我的炼丹术已经算是入门了。”
张清脸上露出笑意,颇为满意地点头说道。
他炼制的这一炉丹药,名为黄精丹。
乃是使用百年药龄的黄精芝,配合数种灵药炼制而成。
在低阶丹药之中,算是最为容易炼制的丹药之一了。
而且,此丹药的丹方,也是在坊市中随处可见,不是什么隐秘。
张清早就琢磨丹方多日,也已经炼废了许多材料。
没想到,今日总算是真正炼成这一炉黄精丹了!
一炉丹药炼成,张清也顾不得法力、神识的消耗,更没有时间打坐调息。
他先是将方才炼丹的过程,细细回想一遍,并找到了几个还不够完美的地方,总结经验。
直到自觉再无疏漏,他才打坐调息,恢复法力。
等到神识、法力都恢复完满,心神疲惫感也消失无踪。
他才再次取出灵药,投进丹炉中。
随着一道法诀飞去,丹炉下的灵木,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山中无岁月。
转眼就是两年后。
距离黄风山三十年一度的拍卖大会,越发临近了。
如此盛会上,除了耳熟能详的筑基丹、筑基灵物之外,还有许多宝物。
甚至会有灵器出现在拍卖大会上。
大魏国的一些世家、宗门,都会派遣族人,不远万里赶来。
毕竟。
黄风山的妖兽资源太过丰富了,这可是大魏国其他地方比不了的。
此处灵气较为稀薄,但是对于大势力而言,却可以来此搜罗各种资源。
距离拍卖大会,虽然还有足足一年的时间。
但是,坊市里来往的修士,显然比往日多出了一些。
坊市一座茶楼中。
二层雅间。
张清身披黑色长袍,将相貌、身形遮掩起来。
不多时。
一名相貌儒雅,身穿白鹤道袍的修士,缓缓走了进来。
“有鱼吗?”
儒雅修士沉声问道。
“没有鱼,鱼鹰不下水了!”
张清淡淡回了一句。
“果然是韩飞雨韩道友,在下来迟一步,还望勿怪。”
道人立刻松了一口气,笑着拱手说道。
张清不动声色,也并未说话,只是抬起衣袖向桌上一抖。
白光闪过。
十余只装满丹药的瓷瓶,出现在桌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