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向着未来进发(1/2)
昭泰帝爱新觉罗弘晖此生功绩数不胜数,于其在位的二十年间励精图治,早年如此,晚年亦如此,未有一日消停。
昭泰十三年,昭泰帝开历史之先河,允许女子入科学院并因功授爵。
昭泰十五年,昭泰帝明旨,宗室子弟可与天下士子一同参加科举,但排榜不许特殊照顾。
昭泰十六年,科举改制,废除八股,仿古学今,增设秀才科、明经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明农科、西学科等二十余种科目,“天下英雄入吾彀矣”之象再现人间。
与此同时,官制也得以革新,进士考中之后还要于各部考核,考中者才可授官,不中者只能留在朝廷划定的塾中研习,当然,一点微薄的补贴还是有的。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不再一一枚举!
昭泰二十年,万国来朝,大清迈入鼎盛时期。
同年十月,昭泰帝禅位,传位其嫡长子永瑚,次年改元永康,是为永康帝。
此后,新上位的太上皇明旨定下祖宗规矩——后世储君年满六十五必须禅位传位新君,可早但绝不可晚!
大清一连出了三位禅位的太上皇,又有昭泰帝的明旨,此后皇家便是有巴着皇位和权势不放之人,也拿刻在太庙门前的祖宗规矩没得法子,大清末年那会很是免了不少腥风血雨。
永康帝是由昭泰帝和雍正帝一手调教出来的,于女色之事上算不得多看重,自其上位后,册封嫡妻伊尔根觉罗氏为皇后,妃位及妃位之下嫔妃五六人,而太上皇的嫔妃都被放出宫由亲子赡养,宫里一时清静的很。
永康帝继承昭泰帝未完成的功业,对外继续威临四海,对内延续昭泰帝定下的革新之路,于其上缝缝补补、改进完善,虽算不得惊才绝艳,但也算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守成之君。
至于退位成了太上皇的昭泰帝弘晖,他也没闲着,除了时不时教导为君之道犹有不足的永康帝,其余时候不是在着书,就是窝在科学部做研究。
这些年科学部出了不少成果,上到枪炮刀剑等武器,下至疗伤治病之医药,衣食住行,样样色色、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今日之大清远迈从前,常叫康熙早年出生的老人心生恍惚之感。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外如是!
顺带说一嘴,身为后宫嫔妃的安陵容这些年也研制出不少祛疤、疗伤、温养、治病之药方,甚至还研制出治疗胸痹的保心丸,不负其擅于制香、精通医药之名。
昭泰帝奖惩分明,在几年前就将其力排众议选入科学部,而今已被亲子接出宫赡养的太上淑贵妃并骑都尉安陵容每日只往科学部跑,颇有乐不思蜀之感。
不独安陵容一个先例,被选入科学部之女子虽不算多,但如今加起来已然超过了十人,立功封爵也并未封县君、郡君等华而不实的爵位,一概随部中男子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