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长安米贵(1/2)
巫明丽代田趁月谢了一轮圣恩,回宫给他们发了帖子,也给韩胜子带了一份。
韩胜子虽然还在丁忧,不过已到了尾声,基本的交际活动并非完全不能参加,虽则他还没应下征召,但两家的默契已在,巫明丽便送出了这份帖子。
韩胜子回了信,上称行百里者半九十,今丁忧只剩月余除服,越是此时越要稳得住心;中间是今年秋粮秋税的一段简短判断,总结是今年米贵,恐怕有地方遭了灾粮食歉收但地方官员隐匿不报,他需要信王巡查水利时的见闻辅佐判断;下称拜谢恩德恭祝君安之类的废话。
今年米贵吗……巫明丽不记得有这样的事,米价起起伏伏的太多了,宫里的份例并不看市价,要等韩胜子几十年后主持税收革新并且成功后,才会和价格挂钩起来。
那么今年的米为什么贵?
巫明丽往后想了几年,能勉强和粮食歉收挂上钩的大事也就两件:索瑟东侵、蜀王南下查税。
不对,还有一种可能。
米贵不一定是因为减产,也有可能是因为输入大雍的白银多了,所以铜钱贱了。
足够影响到京畿一代米价的白银增量,将一般富户的窖银全花上也不够格的,那只能是有外面的白银涌入,而且不止一两年的功夫。
难道未来和大雍打得死去活来的海商互市、海寇掠边,这时候就有征兆了?
巫明丽回信上没详叙,韩胜子只一个月除服了,那时候见面再说,顺便也再和李琚强化一下“钱不是拿来存的,而是拿来花的”概念,他们这样的皇室人家,存什么钱?內帑里那么多银钱堆山叠海,从前朝国库堆到如今,他们不花,外面谁挣这个钱?
巫明丽让柳匀、马讷和丁武多注意下京里商铺的消息,可惜他们没有江南的渠道,如果门客里有江南的人,她还能向江南要消息。
巫明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人,明明每年江南输出的士子最多,但是巫明丽就是想不起来还有谁此时赋闲、可用。
倒是江南的美女各个有能力有特色有故事,若是选妃,能选出一车来。
巫明丽突然有点想念,要等蜀王登基后才会进宫的最后稳坐淑妃之位的江南才女钱思返。
那姑娘系出名门,一身反骨,折腾出了许多开源节流的法子,查內帑的账本一查一个准,是真正好用的人才。可惜最后她是死在“准”字上。
人是这样的,明察秋毫,又不肯同流合污,又不肯抬手放过,大概率只能无病而死了。
算一算时间,姑娘才两三岁大,而且已经和江南豪族指腹为婚,要等她“克死”三任未婚夫,才会因为“命格贵重”采选宫。
这时候姑娘年纪小,等年纪大了就是新帝的盘中肉,巫明丽用不了她。
巫明丽只能放下钱思返。
不过能养出钱思返这样的女儿,足见钱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主母或者师父,如果是后者……
巫明丽斟酌词句,给巫家写了封信。
明年巫小弟中了举,就会出去游学。
士子游学哪有不去江南的,正好顺便给她搜罗人才,重点关注一下钱家人,尤其是后院。
巫明丽写到这里,笔停了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