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九十二章 永安四年

第九十二章 永安四年(2/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姐姐们太爱我了免费阅读 木叶:开局融合富江模板免费阅读 反派:嘿嘿嘿,女总裁,你也不想公司出事吧免费阅读 覃宛陆修免费阅读 九龙夺嫡:废材成皇免费阅读 玄幻:赠送机缘,奖励翻倍!免费阅读 他不会武功免费阅读 被太宰治缠上是种什么体验免费阅读 第一黎明!免费阅读 哈利波特:虚假的狮院勇士免费阅读

一年。

两年。

三年。

每一年都如此。

转眼到了永安四年。

朝臣渐渐适应了晋王的低调。

偶然想起来,也没把他放在心上。

因为朝中能够渗透的部门,已经被周王和宋王瓜分殆尽了。

即便晋王有异心,朝中也没有能供他驱策的势力。

后宫的争端逐渐有了结果。

太后与贵妃这对姑侄占了上风。

前些日子宫里有消息传出,皇后被永安帝申斥,收回凤印。

李常笑没有刻意打听,却也听说了这件事,可见其传播之广。

定然是有心人故意为之。

幕后主使不得而知。

但朝堂局势又侧面给了答案。

皇后出身的钱家备受打击。

不少依附钱家的大臣纷纷被罢免,换上了张家人。

这都与李常笑无关。

他正坐在宗府的马车上。

马车驶向南街的兴阳坊,易王府便坐落在此。

易王今年五十九,爵位是祖上传的。

这是启明年间分封的亲王,传到易王这里刚好是第三代。

易者,平易近人,不惹是非。

这便是启明帝授此王号的本意。

前两代易王都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

在隆武、天命两朝都安守本分,算是宗室亲王的典范了。

但这一代的易王。

在永安帝上位前便与齐王亲厚。

新帝即位后,因为找不到借口申斥,姑且放过他。

谁曾想,易王自家把这个由头递了过来。

数日之前,易王府的一位王孙与好友宴饮,醉酒时提了一句冀侯。

这消息经由影卫的渠道传到永安帝的耳朵。

他当即下旨宗人府,将易王府上下关入收押。

圣旨再三强调,易王本人不得有误。

无奈之下,李常笑只得亲自出马。

当了三年的都司空丞,他如今在一众宗室里算是凶名赫赫。

名声比之其父云王,犹有甚之。

只可惜,这不是什么好名声。

是臭名。

与金吾卫并驾齐驱。

咸阳内流传着一句话。

“破家的靖王爷,灭门的金吾卫。”

三年来被他亲自送到宗人府的亲王和郡王,超过二十位。

现如今,秦宗室见了他,都会下意识地倒退几步。

先思量自己有无过错,然后才会同李常笑打招呼。

李常笑一点也不意外。

这本就在永安帝的算计中。

以李常笑为刀,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宗室,顺便弄臭他的名声。

但是今日的易王,情节显然与其他的宗室不同。

涉及了冀侯,必然是与帝位挂钩的。

说得大些,可以看做是谋逆了。

若是判罚起来,罪名还要加重几分。

有当朝亲王参与的谋逆,其规模必然不小。

永安帝没有直接将人抓入诏狱,而是关进了宗人府,显然是存了钓鱼的想法。

谋逆之中,必有同党。

光靠冀侯和易王是无法操盘这等大棋的。

二人的合谋、传信、依仗,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关节都值得推敲。

身后必然涉及了一股势力,而且这势力在秦廷中具备了相当的能量。

永安帝要做的,便是将这群逆贼一网打尽。

想到这,李常笑心底暗骂。

真是倒霉事全都叫他凑上了。

愠怒之余,隐隐期待这批人可以搞出点风浪。

省的永安帝整日闲闲无事,尽爱折腾。

目录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从昆仑拜师开始免费阅读 签订休书后,侯府大小姐哭惨了免费阅读 民国:烽火1937免费阅读 修仙:一倍努力,百倍收获免费阅读 第五人格:底牌挽留,无限张狂!免费阅读 武符临门:从大日金刚开始免费阅读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免费阅读 斗罗:滴血重生,从杀戮之都崛起免费阅读 我的美利坚不可能这么离谱免费阅读 西游:从积雷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