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寒门读书郎 > 第197章 我要买房

第197章 我要买房(2/2)

目录
好书推荐: 谍战民国:八宝提灯免费阅读 海贼:草帽团里的人形宝可梦免费阅读 上古凶兽快穿,主打一个睚眦必报免费阅读 洪荒衍道纪免费阅读 林先生他狂追俏皮小娇妻免费阅读 长生,从拳法开始免费阅读 寒门探花免费阅读 雪中:吴家剑冢酒剑仙,剑开天门免费阅读 什么?只要跑步就能成为神豪!免费阅读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免费阅读

搂着柳安的肩膀,李承平笑道,“谢了啊!”

柳安翻了个白眼,“咱俩谁跟谁,要有事找我,我爹就是你爹。”

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李承平摊手继续喝起粥来。

刘孖然扒拉着碗里的饭,想要早点去玩,“咱们何时走啊!”

得咧,这小子是把前段时间拜托他的事给忘了。

李承平放下碗筷,“你忘了前些时日,小的拜托你刘大官人的事了?”

刘孖然想了想,随后喝的粥瞬间就不香了。

宋盛疑惑问道:“什么事啊?”

嘟囔着游玩日期要延后,刘孖然将李承平交代的事娓娓道来。

杏榜出来没几日,牛蛋拉着刘孖然就开始忙乎这事。

“京城之大居之不易”,唐代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初到京城长安参加科考,他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颇具盛名的着作郎顾况。

顾况看是一个年轻人想要在京城立足,有得知白居易姓名,便打趣说:“长安米价很贵,消费很高,在长安住可不容易呀!”

李承平现在就如同白居易一样,想要在京城立足同样不容易。

因此,宋盛直接惊叫出声,“你要在京城买宅邸?”

李承平脸上淡淡的扬起一丝笑,有何不可吗?

京城的生活成本高昂,居住并非易事,但没有到离谱的界限。

不止是宋盛没反应过来,柳安同样是一脸讶然。

京城的宅邸要买下来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求多着呢。

朝廷对于买房是有规定的,京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人均住房面积太大。

一套宅邸动辄就需要一亩地往上,不出台政策限购,迟早得将京城的宅院兜售一空,将房价虚抬到一个离谱的高度。

所以,朝廷颁布了一项沿用前朝的限购政策,即全国不管哪个城市,一切地皮和房产,想出售,先问亲戚和邻居。

可以说历代都有这种类似的规定,卖房时需先问四邻和族人是否想买,如果他们不愿买或者出价太低,才能卖给其他人。

同时,在京城的具体位置选择上,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份、职业、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例如,南城多是百姓居住,李承平一旦戴上乌纱,那就不能在南城住。

因为这样无疑拉低了所有官僚的形象,柳安犹记得南城前不久成交的一起房产是三间破瓦房,就这都卖了三百一十二两,这还没算上税。

跟后世一样,买房是需要交税的,其实华夏各项制度的制定都是有迹可循的,很多规定完全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明承元制,清承明制,都是制度沿用继承的印证。

华夏的房产税在周朝就有了相关记载,所以算上税收李承平属实要交一大笔银子。

要知道,朝廷给一个小小七品芝麻京官,年薪为三十一两,地方县令是三百五十两左右。

别问为什么京官比地方官还少,只能说清闲京官的银子不好捞,最多吃个死工资。

有了官身后,李承平就不是民了,再在南城买宅邸住就不合适了,内城的宅院更贵。

这就是柳安惊讶的原因,什么鬼?

你竟然有钱买房?

不算你爷爷当过百户,祖上十八代不都是地里刨食的穷苦老农吗?

目录
新书推荐: 战国生存指南免费阅读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免费阅读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免费阅读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免费阅读 医冠权宦免费阅读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免费阅读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免费阅读 三国小师弟免费阅读 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免费阅读 红楼风起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