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 第229章 绣衣使者

第229章 绣衣使者(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免费阅读 宠妻狂魔:纪少的老婆又美又飒免费阅读 神医:千载轮回免费阅读 原神:从拯救归终开始免费阅读 重生嫁厂长,养三胎,娇妻美又辣免费阅读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免费阅读 抗战之血战山河免费阅读 杀鱼杀成了一个杀神免费阅读 修仙想咸鱼,不可能!免费阅读 快穿:腰软女配她又甜又撩免费阅读

绣衣使者,是汉朝的密卫组织,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秘密警卫部队之一,他们也是后世诸如皇城司、锦衣卫等机构的祖先。

绣衣使者最早出现于元鼎二年,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也有“绣衣御史”或者“绣衣直指”等称号。

绣衣使者的人员神秘而独立,他们不受朝廷官员的指派而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此朝廷官员往往也只是听说过也极少见过其人,只有冯方作为曾经灵帝的近臣,所以认识徐晃这条衣带,便是绣衣使者所用。

在汉代初期,“绣衣使者”前期的职责主要是奉命“讨奸”、“治狱”,督察官员、亲贵奢侈、逾制、不法的事。后来,随着形势变化,东汉“绣衣使者”又有了“捕盗”的职责,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

而徐晃口中的这位郭太,原来也是一名原本是用于镇压农民起义的绣衣使者,而且是使者中的“暗绣衣”。

他们的主要任务,其实是打入起义军或者有起义隐患的组织的内部,传递出情报,配合官军的围剿。

这也就是这位郭太,缘何与张角等人相熟的原因。

刘川不禁唏嘘——敢情张角起义搞了这么久,兄弟居然是朝廷卧底。

但张角和黄巾主力消失后,黄巾的余波一直绵延不断,郭太也没有机会回到朝廷。而短短几年间,灵帝病逝,紧接着又是少帝即位、董卓进京、废立皇帝、群雄讨董……这一系列的事情接连发生,让国家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而天子,已经远不是正常掌握权柄的天子。

郭太是一个嗅觉敏锐的人,他发觉到了形势的急转变化,于是他也做出了决策,索性先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然后再看时局而动。

乱世之中,有点见地的大家族也好、地方官员也罢,都知道有枪就是草头王的道理。

比如什么黑山贼、泰山贼,江东的严白虎之流,他们严格意义来说都不算农民起义,而是乱世中拉起队伍,准备浑水摸鱼的草头王。

所以郭太的决策是自己先起兵自保,而让杨奉投董,自己则引兵在洛阳以北并州和冀州交界地带徘徊,方便两头下注。

若董卓胜,则通过杨奉投奔董卓。若诸侯胜,则自己也可以立即和诸侯一起起兵进洛阳。

似乎是很好的决策,但这也只是被形势所迫的应对之举。

因为不管是投董还是投诸侯,对他来说,其实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他是绣衣使者,他的权势来源,归根结底是天子的权威。

所以对于郭太,他的心中其实也还藏着第三个选择,那就是直接帮助皇帝重新掌权,才是他收益最大的选择。

徐晃是郭太亲自提携的年轻军校,在杨奉的队伍里可以和郭太直接联络,甚至可以说是郭太监控杨奉这支人马的耳目。

而在徐晃的劝说下,杨奉虽然投董,却也有意识地和西凉军划清界限,反而乐意驻在离长安近在咫尺的掫城,频繁地接触长安的下级官员,打探消息。

所以这才有徐晃系着绣衣使者的衣带,与冯方互相试探,而试探成功后,徐晃在冯方面前,索性自爆身份。

他看出这伙人似乎有点不寻常的目的,而自爆虽然有点冒险,但是值得。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最后献帝也是靠着这支白波军,才苟延残喘地东归到了曹操的地盘。

“公明此来,想必是准备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刘川笑道,他和荀攸对视一眼,两人想到一处去了。

而荀攸更是宛如一个参谋机器,脑子里顿时出现了各种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汉吏免费阅读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山贼之谋定三国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免费阅读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