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 第257章 刘协变法

第257章 刘协变法(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免费阅读 宠妻狂魔:纪少的老婆又美又飒免费阅读 神医:千载轮回免费阅读 原神:从拯救归终开始免费阅读 重生嫁厂长,养三胎,娇妻美又辣免费阅读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免费阅读 抗战之血战山河免费阅读 杀鱼杀成了一个杀神免费阅读 修仙想咸鱼,不可能!免费阅读 快穿:腰软女配她又甜又撩免费阅读

比起迁都,其实官员们更惴惴不安的,是刘协提出变法。

东汉官员的组织架构,沿用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这套制度最大的特点便是皇室部门和政务部门不分家,而丞相(司徒)作为百官之首,有着几乎可以和皇帝同等的决策权。

而刘协的变法,则提出由九部来代替九卿,这九部其实就是在古代六部的基础上升级而来,为民部、吏部、兵部、工部、刑部、礼部、农部、财部、学部,工作的内容完全是国家政务,而皇家的事务,则全部交由内务府进行管理。

而三公,则保留头衔,但都收回了开府的权力。最重要的是改设内阁,入阁者为内阁大学士,有对地方奏报和国家决策的票拟权,封驳权。

军队则组建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管理中央军队,而地方的军队,则由九州兵马司管理,这两个部门,都是归皇帝和内阁直接管理。

对于地方的管理,刘协在变法中增加了布政使司,除了州刺史和郡太守外,对州郡二级还特别增加了御史。

同时,他限定了州不得超过一万,郡不得超过三千的军事序列,州郡的别部司马也纳入了中央官僚体系,日常训练和剿匪等工作归地方,但是调动必须听命于中央的九州兵马司。

监察方面,设立了督察院和锦衣卫,这是一明一暗的两个监察机构。

其余的还有,国子监和翰林院两个人才培养部门,还有科学院、交通监、钦天监、太医院、商贸院、资规监、公舆监……等中央直管的部门。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在汉末的政治基础上,以明代内阁制为蓝本,加入了一些现代组织架构特点的四不像组织结构。

但这样的改动,王允等人略一思忖,自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一方面,这是在削公卿们的权力,自己原本是可以开府治事的司徒,结果现在变成了虚衔,只能在内阁里忙于庶务,还要票拟给皇帝最后拍板。

王允对这个模式自然颇有些微词的,但是他隐隐感觉到了皇帝的决心。

那刘岱和董卓的首级他可是看到了,大汉日报也读过了,那报纸上骂的是董卓和刘岱,但矛头可是暗搓搓地指向这些地方诸侯和中央的权臣,仿佛这样的土壤不改变,董卓这样的逆贼永远就不会消亡。

对于这样的改变,王允想要阻止是有心无力,他虽然贵为司徒,但手里却没有兵,而且地方上也没有可以为自己撑腰的大族。

他现在已经不敢想象刘协对于自己的态度了,他这个司徒,唯一的出路就是做一个支持新政的司徒,然后被皇帝当成标杆供起来。

要不然,他刘协现在可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十岁孩童,而是灭董卓诛刘岱的一代雄主。

“想必是那刘辩教之,陛下方得如此狠辣。”

王允无可奈何,他只能作为百官之首,第一个站出来,拥护了刘协的新政。

他猜得没错,这种四不像的新政,自然不是刘协能想出来的,自然是刘川张岳等人,结合了后世的特点,捣鼓出来的。

而为了配合新政,地方上也增设或者改动了一些官职,这样一来,便凭空多出了很多官职。

而新政规定,凡是在地方受了察举的士子,均可以担任官职。

只是按照官职的不同,朝廷每年会出招募职位表,而地方的士子要获得这些职位,就必须参加考试。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汉吏免费阅读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山贼之谋定三国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免费阅读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