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年(2/2)
贾珍与贾家哥两兄弟年龄相差不大,年龄距离又近,虽然隔着辈分,但是之前三学渣一起学习,脑袋多少文化大家都心知肚明。反正就不是科举的料。
贾家读书最好的贾代儒都没成功入仕,现在只掌管家学,可能是身为庶子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水平不行吧,一个家族人才遍地开花才是大家长想看到的。不存在压迫庶子的发展。考上进士的贾敬,那可以说是运气好,皇帝要提携跟着打江山的后辈,正好贾敬出现了,名次靠后的他就成功进入官场……后果不也是不习惯文人那套,为了面子被逼的上山当了道士,只能说武将从文,还是需要有点能力的……
贾代善,是贾珍最看不清的一个人,他作为两府的大家长,办的事可以看出他很有远见,但是放任贾敬上山,就不很理解,开办族学,目标明确,但是没强烈要求大家努力学习,放任嫡支后辈随波逐流,难道是清楚大家不是学习的料……听说手把手的培育贾敏,但是在古代,这一现象很奇怪,除非他对贾敏有很大的期望,后院贾敏不敬二嫂,贾珍都看出来了,何况老人精的贾代善呢,这样想想,可能贾代善认为这根本就不值得去教育贾敏,对贾母后期说到贾敏配皇子也是配的了的,这话缘由就有出处了,对于嫁给林如海,也肯定最开始,他不是第一女婿人选了
在这个家族关系制度的环境下,贾珍也不能断了两府联系,天然的关系已经绑定的紧紧的,好在贾珍也算族长,虽然现在是挂名族长,任何事有贾国公决策。但是年轻,熬一熬还是能成为家族顶端的决策者,目前跟着贾府混,对宁国府还是有好处的。自己身上只有个爵位,就什么也没有了,贾赦贾政还有他们老父亲呢。
这么想着,还是要生孩子,还要多多的生,是亲兄弟才能为了利益天然的捆绑一起,打仗父子上阵,这才不会出现孤立无援的现象,也别怕出现拖后腿的败家子,只要不造反,钱财都在空间,富养女穷养儿,能败到什么地步,也是个人才,养的不好祸害别人家也是可以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偏离目标,过程不重要……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