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55章 来龙去脉

第55章 来龙去脉(1/2)

目录
好书推荐: 沈家五姑娘免费阅读 我在道观偷偷修仙免费阅读 宝可梦:从成为小智的金手指开始免费阅读 凡人修仙,从大河弃儿开始免费阅读 叶家的致富日常免费阅读 真伤拉满,连鬼神也杀给你看!免费阅读 三国:汉家天下免费阅读 盗墓:下九流免费阅读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免费阅读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免费阅读

吴勘挺不堪的,第一顿就招了,爆出的大瓜一个接着一个。

果然,仲县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京城附近的下县,乃至距离较近的州府,都有贪墨官粮之事。

古代各朝代,包括京中各地都会储存大量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应对天灾或是人祸。

康朝也是如此,有上、中、下三等也就是大号、中号、小号粮仓,以砖砌筑或火烤窖壁的窖穴用来储粮,而非弄个水塔似的大仓库直接往里扔就行。

要知道粮食是有保质期的,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保存两到三年。

那么如果这两到三年的时间里没用上官粮,并且这些粮食即将发霉的话,各地官府会提前上报给户部,户部派官员进行点验,确定真伪后再交由各地地方官府自行处理。

因为很多时候粮不值钱,运粮的人工费比较高,路上的损耗更高,所以就没必要再拉回京城。

如果在不缺粮的情况下,户部官员点头后,地方官员的灵活性就比较高了,可以低价卖给百姓,或者卖给本地豪族、乡绅等,得到了钱财会交于户部。

而吴勘这群人的做法就是“瞒天过海”,别说两年后的陈粮了,就是头一年的新粮他们都敢拿,赌的就是个惊险刺激,赌没有天灾,没有人祸,京中不派官员去各处粮仓查验。

这群人的作案手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狸猫换太子,将陈粮、发霉的粮食替换了新粮,然后上报朝廷,说粮受潮或是受了虫害,这种是技术类。

第一种方法比较耗时耗力,利润不太高,久而久之就演变出了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暴力流,何为暴力流,那就是直接将新粮拉走,爱咋咋地,粮仓里空空如也。

暴力归暴力,同样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是不怕,暴力之所以是暴力,因为简单粗暴。

天灾了,百姓挨饿,粮仓空了怎么办?

答,饿着!

粮仓空了,京中来官员查怎么办?

答,威逼利诱!

如果百姓饿死了怎么办?

答,隐瞒不报。

如果对京中官员威逼利诱不好使怎么办?

答,弄死,统统弄死,就说被受灾的百姓给干掉了,直接将百姓升级为乱民。

这种事也不是本朝才发生的,事实上前朝就开始这么干了,首创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正是前朝天家二皇子晋王殿下。

晋王早就让当今天子弄死了,可他的方式方法和经验都流传了下来,萧规曹随的正是马家这群人,也就是当初晋王派系班底的余孽。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马家在京中根本算不上只手遮天,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干了这么多年还平安无事呢?

答案显而易见,利益捆绑,就说吴勘吧,这家伙对具体细节并不了解,他只知道马家会出面找他们这种人,找他们这些与当地官府或是当地豪绅有关系能说上话的人。

比如吴勘,他就出身于吴村,在京中虽只是个小小的京兆府署丞,可在仲县却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和地方官员与豪族一接洽,大家撸起袖子干就完了。

除了利益捆绑外,还需要一个真正的大佬镇场子,这个镇场子的人自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岚山侯府,而是太子少师府!

到底是太子少师府的哪个季家人参与了,吴勘这种瘪三不知道,不过他倒是知道另外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免费阅读 朱门风流免费阅读 寸寸山河寸寸血免费阅读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免费阅读 阿姐,我中举了!免费阅读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免费阅读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免费阅读 大唐里正免费阅读 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免费阅读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