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开局抗倭战争,老祖宗泪目了 > 第19章 朱棣:瞎说!我怎会造反?

第19章 朱棣:瞎说!我怎会造反?(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免费阅读 吞噬神王免费阅读 聊天群:我的跨次元避风港免费阅读 钦天帝免费阅读 在火车上免费阅读 魂穿:开局爹死,大哥二哥要分家免费阅读 诡异来袭,娇软美人靠魅力逃生免费阅读 何愁南北不知音免费阅读 亲情被我放弃后,家人开始后悔了免费阅读 【莲花楼】有人在武侠里修仙免费阅读

而弹幕,仍未结束。

【要我说,还真不能怪朱棣造反】

【据说朱允炆上台,看地图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按朱允炆的说法,这么多叔叔拥兵自重,这老朱家,谁说了算啊?】

【齐泰、黄子澄这俩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货一忽悠......】

【于是,朱允炆就以一种,整不死叔叔,我就不姓朱的决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工程】

【你这,刀架你脖子上,你造反不?】

看着弹幕的解释,老朱心里好受了点。

是有原因才造反的?

那还行......

嗯?

不对!

造反就是造反!

怎么着都不行!

老朱冷不丁朝朱标喝道:“看你生的好儿子!”

朱标:???

一旁的大臣连忙道:“陛下,其实削藩是必然的......”

“只是,可能,陛下......啊不对,不是陛下,是未来皇帝的做法,不太对?”

朱元璋暴怒:“那特么是老子给他留下的屏障啊!”

“就防着北方的,他特么全给削了!”

以古代历史来看,基本上每千年社会体系都会发生一次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乃是国家的主人的变动。

国家主人还会变?

不是皇帝吗?

非也。

大约三千年前,国家的主人是诸侯。

他们掌握着封地的军政大权,春秋战国,实际上就是诸侯之间的战争。

而诸侯的统治,大约持续了千年。

直到汉朝的分封制,诸侯才逐渐消亡。

取代诸侯的,乃是世家阀门,这群人基本垄断了当时国家的政治和相当多的经济。

里面的人再不济也是寒门出身,真正的草民少之又少。

(寒门:落魄的贵族......呜呜呜,我连寒门都不配,哭死)

那时的百姓,是没有渠道去学习的。

百姓没有知识储备的局限性,怎么说呢,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黄巾起义,最后都做了他人嫁衣。

随着造纸术的推广,科举制的建立,世家阀门没有了垄断基础。

到明朝那会儿,基本上,也就该着士绅阶级了。

这群人兼并土地,收买官吏,变得越来越强大。

由于自己不用从事农业劳动,得以一心只读圣贤书,考取功名。

历史上,对士绅阶级开刀的皇帝,多半是没有好下场的,只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日子才好过些。

这是辛亥革命之前的。

这就有点扯远了,但还是有用的。

随着国家主人的下移,皇权也越来越集中,兵权也越来越集中。

为什么之前很少发生北方游牧民族大肆南下的事件?

反倒是明朝之后,此种事件越来越多?

不管是诸侯,还是世家阀门,都是有兵马的,同时,也都有自己的基业。

北方游牧民族下来?

你看那诸侯同意不?

但到明朝这会儿,那就不一样了。

士绅掌权,这群人怎么说呢,就土地多、钱多。

游牧民族真下来,他们卷钱跑路倒是有一手,抗敌还是算了。

对于这一点,老朱看得就很透彻。

可以看看老朱对自己儿子封地的划分,天然的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啊!

那逆子.....奥不对,那逆孙,瞎特么削!

朱元璋心里越想越气。

齐泰在哪?

黄子澄在哪?

咱老朱要宰了这俩!

......

而此时,朱棣刚刚跑出北平,正在快马加鞭赶往京都。

父皇啊......

你不要相信天幕!

朕......不对,我怎么会造反?

目录
新书推荐: 惹哭免费阅读 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免费阅读 极品妖孽民工免费阅读 娱乐星空免费阅读 御医免费阅读 中国龙组免费阅读 重生之绝世天骄免费阅读 人在超神一世逍遥免费阅读 重生之心动免费阅读 将军夫人你莫走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