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 > 第120章 李延庚开启新征程

第120章 李延庚开启新征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小祖宗,京圈大佬单膝下跪免费阅读 道途长行免费阅读 苍穹之破晓免费阅读 两个总裁爱上决经的我免费阅读 我成了昏君女帝的男宠免费阅读 重生1988,三个西瓜打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后,现代小会计逆袭致富免费阅读 白雀免费阅读 女扮男装的她桃花有点多免费阅读 我是武大请叫我司令免费阅读

李延庚带回来新粮食的种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却让老奴酋对李延庚的封赏没了主意。

老奴酋很是伤神,把李延庚封的低了,有赏罚不明的嫌疑;封的高了,前面还有一个佟养性,总也不能超过他吧。

但李延庚的功劳,无疑已经超过了他爹李永芳。

最后,还是老奴酋一锤定音,封李延庚为二等总兵,固山额真,统领水师。

就是说,李延庚的职位很高,实权也不小,他的水师编制立马就成为五个甲喇,25个牛录,7500人。

这个权利,很不小了。

李延庚当即决定,把这7500人全部送到金州,交给李竞和刘爱塔,马上开始训练。

只是,李竞不懂得海战,只能负责士兵集训的三个月,就是体能、军纪、和思想教育的部分,而真正的海上作战能力,还需要交给未来的老丈人沈寿岩

他给沈寿岩写了封信,要求把海盗头子袁八老和朱进调去金州,负责这些水兵的海上训练。

就在这时候,山东的沈光祚来信了,说了一件事,让李延庚感到很是兴奋。

徐光启在河南练兵,朝廷既不给饷银,也不给武器,有时候连军粮都不够吃。

老徐是个直性子,自己掏钱补贴,但根本不管用。

所以,老徐一气之下,准备撂挑子了。

原本的历史上,在1621年,徐光启再次上书请辞,得到批准,回到上海老家的法华汇,滋养了7年。

上海法华汇,就是后来的徐家汇,这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四百年前的科技达人。

徐光启墓就位于徐家汇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

对于这个大神级别的牛人,李延庚一度认为,徐光启也是穿越者,因为他太牛逼了。

我们说的‘地球’这个词,就是老徐在翻译西方着作的时候命名的,他是第一个把‘earth’称作‘地球’的人!

就凭这一点,老徐就是中国科技界的开山鼻祖。

还有,汉人使用了几千年的每天十二时辰,也被老徐改成了二十四小时。

当然,当时的朝廷采用不采用,就与他无关了。

徐光启其他的成就还有:

破除天圆地方的概念,说明了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还有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他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除《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外,徐光启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数学方面: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

农学方面:徐光启精晓农学,着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

《农政全书》初稿完成后,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1639年刻版付印。

全书由于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

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穿其中。

这就是汉人的《百科全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免费阅读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免费阅读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免费阅读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免费阅读 流氓老师免费阅读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免费阅读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免费阅读 始皇弟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邪魇魔神免费阅读 隋唐上将军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