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武攻”不弱,“文治”更强的鸿均道祖。(1/2)
从山腰到山顶,要有五六万里的路程,他此时已经走了一多半,还有大约两万里的山路在前面等着他。
伏羲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山顶。
以这样的速度,就算是自己攀登上去了,说不准人家也早就走了。
就算是没走,此等威压之下,也没办法战斗。
三世为人的伏羲,对不周山还是很清楚的。
不周山,乃洪荒支柱。
除了笼罩山体的盘古威压之外,便是异常的高大、宽广。
其宽广,不逊于洪荒任何一块大陆;其高大,达九万里,山巅已经深入洪荒星空。
伏羲站在那里,眼望熟悉而又陌生的不周山,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说熟悉,不周山还是前世的那个不周山,高大巍峨,乃洪荒脊梁;说陌生,是因为此时的不周山与他前世所见的不周山又有很大的不同。
人们常说的“九霄”、“三十三重天”,现在还没有出现。
九霄,乃洪荒出现伊始、诞生出的九道先天清气——九霄云气。之后,它们将化作九个天区,用以区分洪荒星空的不同位置。
后世所谓的“九霄之上”,便是指的这个九霄。
但现在,它们依然是九道清气,在围绕着不周山盘旋,流转着。
三十三重天,现在还没有开辟出来。
在后世,人们对于这“三十三重天”有很多误解。其实,所谓的三十三重天,那是从地面算起的。
可以说,所有生活在洪荒大地以上的生灵,都在三十三重天之内。
即使是开辟出来,那也只有后七重天在不周山的山巅之上。
剩下的二十六重天,大部分都和它的山体持平。
有的还在它的脚下。
至于山巅上方的漫天星辰所在,被称为“洪荒宇空”。那里,除了太阴星和太阳星之外,现在的周天星辰本源也都还处于沉寂之中,发出的星光也很弱。
迷迷蒙蒙的,像瞌睡人的眼。
伏羲特别关注了一下不周山顶、正上方那颗紫微星。
这颗星辰不简单,有“帝星”之称,乃洪荒诸天星辰的中心。掌握它,便是拥有了执掌诸天星辰的权柄。
不过,它现在也在沉睡之中。
伏羲可是不敢忘了,从第二个紫红葫芦中化形而出,带走星辰先天魔神残魂,以及太极图的那个“假望舒”,此时应该就在这颗星辰之上。
应该是在舔舐自己给她留下的道伤。
他也迟早得踏上这颗帝星,去找那“假望舒”算账,并搞清楚一些事情。
而太阳星和太阳星,其实并不在洪荒周天星辰之内,它们的位置距离不周山山巅并不很远。
周天星辰果树上,也没有和它们本源相对应的星辰果。
太阳星掠过,山巅一片通明,如火焰炙烤;晚上,太阴星照耀,又是凄冷无比。
犹如冰窟。
伏羲第一世,是妖族天庭的羲皇。天庭就设立在洪荒三十三重天的中央钧天,所以所有的这些,都很熟悉。
如数家珍一般。
洪荒星空的更高处,还有一处混沌之气弥漫的地方,那就是天外天。
前世,鸿均道祖讲道的地方。
也是小妹女娲的“娲皇天”所在。
天外天再往上,便是洪荒宇空的最外层——大地胎膜了。
它主要负责过滤和转化从外面、无尽混沌之中涌来的混沌之气。将其转化为先天灵气,沿着不周山落下,供应给洪荒大地。
偶尔的,也会有强大一些混沌凶兽冲开大地胎膜的阻挡,来到洪荒。
不周山山顶浓浓的盘古意志,又是防范偷偷进入洪荒的混沌凶兽,使洪荒免受侵袭的地方。
它会用自己那强大的意志,将进入的混沌凶兽磨碎,化作洪荒养料。
这也许正是盘古意志越往上越强烈的原因所在吧。
“这得多会儿才能登临山顶呢?”
仰头看了一会儿,伏羲嘴里说着,继续登山,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还是实力不够啊。”
又是感叹着。
然而正在他心焦之际,忽的,脚下变得轻快了起来。似是不周山那煌煌威压,在一瞬间消失了一般。
瞬间,伏羲登山的速度又变得风驰电掣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