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结局上(2/2)
但是皇帝的兄弟不甘心,想要争夺皇位的话,除非碰到特殊情况,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不过只要一想到皇帝还是为了护住唐元景,唐元嘉总有一些不甘心,宁愿继续做太子。
皇帝却没有管唐元嘉的态度,继续道:“元景就革除所有爵位官职,圈禁在府里面。元嘉,我知道这样做,你有些接受不了,元景这一次是真的大逆不道,罔顾人伦了,只是我一个做父亲的,实在是不忍心元景丧命,你就体谅一下父亲吧!”
顿时,唐元嘉不由得就沉默了。
皇帝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又要传位于他,他还能说什么?
“父皇这话就折煞儿臣了!元景也是我亲弟弟,儿臣同样不忍心元景丧命。”,既然知道事情没有办法改变了,唐元嘉索性话往好听了说。
不过话音一转,却又说道:“这一次儿臣能够平安,全靠府里面的良娣盛氏,儿臣想要扶正盛氏,请父皇成全。”
“我记得盛氏是丫头出身?”,皇帝眉头皱起来了,“你要知道我马上就要传位于你了,现在要是扶正那个盛氏,日后她就是大燕的皇后了,你觉得她一个丫头能够担得起?”
“我知道这丫头陪在你身边多年,这次又立了功了,不过以她的出身封一个贵妃就是抬举了,皇后的话,以我看不如登基以后再选秀,择一合适的名门闺秀?”
唐元嘉原本倒是没有让盛夏做正室的想法,就像皇帝说的那样,盛夏的身份太低了。
但是多年相处的感情,再加上这两次碰上危机,都是盛夏挺身而出,才让他转危为安,又让唐元嘉改变想法了。
除了出身不高以外,贤内助应该做的事情,盛夏又有哪一点没有做到?
至于出身不高,以他的出身,又有谁能高过他?
现在天下升平,作为皇帝其实不管选谁做皇后,区别都不大,又不是风雨飘摇的时候,需要通过这些来笼络人心。
唐元嘉微微低头,恭敬却坚定地说:“父皇,儿臣明白您的顾虑。但是盛氏陪伴儿臣多年,历经风雨不离不弃,此次更是救儿臣于危难之中。儿臣若不能给她正妻之位,实在于心不忍,也恐寒了她的心。”
皇帝面色不悦:“朕意已决,一个丫鬟出身之人怎能母仪天下,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她有功,多给些赏赐就是了,莫要再说此事。”
唐元嘉咬咬牙,再次进言:“父皇,儿臣以为,大燕立后不应只看出身门第,从古至今盛世王朝择后之事都并不重出身。汉时皇后多从民间的家人子中选取,丫鬟、歌伎、舞女出身的皇后不少 ,也并不影响其鼎盛。”
“前朝皇后多从勋贵之家选择,反倒是外戚当道,弄得朝堂上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盛氏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其聪慧果敢,有胆有识,这些年掌管东宫上下从未出错,一定能做好皇后,还望父皇成全。”
皇帝这下子就沉默了。
从勋贵之家选皇后,靠着皇后的地位,确实容易外戚当道。
其实仔细算起来,就算唐家也是外戚出身,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靠着外戚的身份得到重用,最后因为功高盖主,让当时的天子不容,干脆直接起兵造反了。
从这一点看来,皇后不选自高门大户,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不用担心外戚心怀不轨,想要取而代之。
选出身不高的皇后,就算家里面有野心,也没有这个实力。
当然,哪怕不从高门大户选皇后,也可以从低阶官员,或者是平民百姓之家。
不管怎么样,也比让一个丫头做皇后好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家的女孩子没有经过教导,真论起为人处事来,还未必比得上丫头。
虽然丫头做皇后不好听,可是那些公认的盛世王朝里面,出身更不好的皇后也不是没有,不少人最后也是公认的贤后。
想着盛夏确实是陪伴唐元嘉多年,多年来没出过什么差错,这一次又立功了,未必就不能成为贤后。
最主要的是唐元嘉愿意,特意开口求这个事情,又是挑这个时候,同样有交换提条件的意思。
皇帝想了想,就叹了一口气 ,没有再坚决反对了。
“你一定要扶正盛氏,就扶正盛氏吧!朕会下旨册封。”
皇帝还是知道唐元嘉选择这个时候说这个事情,就是想要他下旨。
要不然等后面自己登基了,直接册封皇后也一样。
不过是因为由长辈下旨,说出去名声上更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