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预制板(1/2)
一个体型短粗的汉子,胡须密密匝匝,向他鞠躬敬礼,“石室令徐亢在此,请安大王!”
随后,问起了徐亢,“成品水泥在哪里呢?”
他决断直接引导冯去疾及其它大臣去观瞻成果,这里会干扰到常规的生产力运行。
“徐亢跪下,请大王跟随臣下走。”
遵循着徐亢的带领下,冯去疾等人一脸困惑进入了棚屋,里面的架子堆满了层层叠叠的编织袋。
打开一个袋子,其内的粉状材料被倾洒在地面上,廷尉姚贾进至一旁审视,“这便是陛下口中所谓的水泥吗?臣以为,它看上去像是某种石灰膏浆般的制品。”
项嘉不动声色地道:难道砌墙的物料要用的这么细?风吹得飞起来似的,像女人爱抹的那化妆品一般稀释,有用吗?
“膏浆”?扶持思考虑了一下之后,理解了项嘉的意思。
当用于砖石粘连的膏浆,在西周二纪就被发起了发明。它只是简单的融合多种材料,而非烧制的工艺。
不过,扶持思并不想多做解释,而是吩咐徐亢示范如何使用。
几名士卒上前来,混合沙石、矿渣与泥料,在加注了一满桶水后一起放入混合池。
徐亢先是对在场者致歉了一番,随后撩起了袍衫的边沿和袖子,手持着铁铲,开始了混合的搅拌过程。
这么多的水分倒入,就像是稀糊的米汤一样粘稠度不均匀,蒙恬见徐亢在原地搅拌泥浆,不禁微微咬牙,但出于对于扶持思的信任,并没过多说。
另一方面,当水泥准备好时,有工匠搬来早已预先制备的一个模板。
这个模具是木材制成的方形,长一丈(约3米),高一尺(约0.3米)、宽三尺(约0.9米),用于预浇铸板的设计。
他们把厚厚的混凝土铺进模型的里面,再放进宽度为两指粗细(大致5厘米)的竹片。这个时代中,所谓「钢材」这样的物品不可想象;不过,竹子是一种无限供应,易于获得的资源。
给铺垫上一层竹条、石块之后,在其上再次加入混凝土,然后通过多次重复这样的步骤直至填满这个三尺长、九尺高的一方模板里的空位,然后利用刮平器在表面完成最终处理,使水泥开始固化。
张扶持思想了一下,考虑到从潮润到干涸,水泥通常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固化过程,而他在这里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一过程的结束。
于是张扶持思悄声对着李承说话,让他径直去后面拿一个做好的预制板出来。
在李承礼貌地承诺并且带了几名武装人员出发之后不久,便拿着一块大预制板回到了现场。
叮当!
制好的预制板落地的声音沉闷低沉。
扶持思等人纷纷围拢过来讨论。典客顿略用脚触了一下水泥地面,并吸了一口气:“这就是完成的作品?好坚强呢…让老臣心痛啊...”
真夸张,大秦的老前辈都这么“粗豪”吗?扶持思瞪大了眼睛看着嘴部不停地抽动、仿佛快要爆发的顿略。
官司令蒙毅扫视了一下,注意到公子衮佩腰间的鲨鱼皮制成剑鞘,上面镶了好几颗宝石,便开口道:“能否借一下宗正的剑?”
自己不用自己的吗...? 宗正公子衮翻了个白眼,用手掩住腰间的宝剑退后了几步: \"这是皇帝赏赐的东西,不借!\"
墙壁外,蒙恬收回手指,在蒙胤腰间拔出一柄环首刀,喝道:\"给我让开!!\"
此段文字描述的是古人砌墙的物料,包括砂土、石灰和其他一些建筑材料的处理方法以及预制板材的制作流程,并融入一定的虚构或简化解释。文中提到的时代环境以及一些人物之间的互动细节可能是虚构化的描绘,用于增强历史知识背景下的趣味阅读。
\"当啷!\"
铢首短兵切痕深陷预制板,留下了足有拇指厚度的切缝。
天天听皇帝抱怨“坑爹”,但为何每天都被自己的‘爹’呢?
扶苏轻微地点了点头,钢兵能够切出痕迹,显示这些混合物的耐用性的确不俗。
在战场上,为了在对方的城墙切割出一寸的深度却不惜自损兵器的人通常被视为“愚蠢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