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1/2)
吃着饭的朱允熥随口提起,“祖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勋贵人家的子弟,现在有些不堪大用了?”
老朱就说道,“你大舅子,九江,这都是有些本事。江阴侯吴高,也能算得上名将。”
朱允熥不太满意的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比起咱们当初的声势差远了。”
“那不能比!”老朱就严肃的说道,“咱老家的那些人都是良将,哪个不是百战余生活下来的?就说九江这些人,多是读兵书,能练个兵。遇到了个小的蛮夷叛乱都是大战事,他们又能有几回机会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老朱语重心长,说道,“咱们那会儿是打输了,说不定就没了性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在琢磨着打仗,就是要被人打。打了一百场仗能活下来,不是名将也是猛将,看都看会了。”
真要这么说也没太大的问题,实战就是最好的检验舞台。
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战绩来说话。
“将士才能知道哪些武器好用,更知道战场该有哪些东西。”朱允熥就说道,“咱们顺便再削一削职权,也不是坏事。”
自家两个姐姐有进步,现在也不算是傻白甜了。可是要说她们现在就是多么的有心机等等也谈不上,自小养成的习惯,现在让她们一下子就改变也非常难。
朱允熥心里明白,不过还是说道,“老五倒也就罢了,他还小。老四的话我心里有数,我那几个兄弟,我还能让他们吃亏不是?”
朱允熥继续说道,“以后小吏可为官、布衣可为官,就算是工匠也可为官。”
“嗯,眼看着十岁了。”朱允熥就说道,“先回乡祭祖,过几年也好册封。”
朱允熥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那就默认这个理由好了。
“我知道。”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听过温水煮青蛙的说法,也不一口气就弄的文官不服气,咱们慢慢来。以后文官里头也有些小吏,科举也是正途,还有拣拔、举荐,总之不能就是高官显贵全都是科举出身的儒家子弟。”
看到朱允熥想要反驳,老朱就解释说道,“先踏踏实实办好一件事情就行,武苑到底不一样,随时都能给废了,武举就不一样,能成定制。”
听到老朱这么说,朱允熥也不反对,所以现在还是稳妥一点的比较好。
老朱懒得理这个厚脸皮的孙儿,说道,“你家老四回乡了?”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有些事情咱这两年能看得到,能给你把关。有些事情咱看不到,还是要你以后慢慢理顺。”
现在有老朱这个靠山,朱允熥自然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冲在前面。
自从就藩杭州以来,朱允炆也偶尔回来,朝觐不用说,包括先太子的忌日也都要回来。
而一些小吏都是地方上的地头蛇,有些小吏甚至可以架空主官。
老朱随即又说道,“武苑弄出来了动静,你再弄武举。真要是做不成,和你这个皇太孙没关系,是咱这个皇帝的意思,只是咱晚年昏聩。”
大明现在的一些公办学校,各地州府的县学等等不说,卫所的卫学教育质量也颇高。
只是如果允许,他绝对不想回来,因为他不是衣锦还乡,只是更加的失落。
去年还曾经有些暗喜,觉得那人被文官欺负的厉害,可是今年年初听到了一些事情之后,本来就比较安分的朱允炆更加老实本分了。
朱有容和朱有龄更加开心了,她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倒不是在自夸,老朱还是比较在意卫所军户子弟的教育问题,所以有卫学。
朱有龄就藏不住话,说道,“那我安排人跟着,免得他们说话失了体统。”
老朱也不再多说,以后有些事情他也管不了,自家孙儿太有想法了。
老朱又问道,“真要是如此,那些小吏当了官也是个隐患。”
朱允熥坏笑起来,“先前选的那个皇太孙这两天就要进京了。”
朱允熥也点头说道,“我也心里有数,我也没打算一口气就把事情都做好。先慢慢的来,脚踏实地的做好一些事情也就行了。”
老朱总觉得自家孙儿肯定没憋着好屁,不过仔细想想好像那些提议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老朱点头,说道,“老四、老五不能让他们去江南,也不要让他们去当塞王。离的太远不好,离的太近也不行。吕氏那三个,不能让他们靠的太近、有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