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番外二豆蔻年华的叶秋莱二(1/2)
看到女儿的神色变化,叶夫人心里一松,想了想继续讲了起来。
“你舅们父信上说,如今汉阳郡的兵灾,因为背后别有用心的势力花了很大代价,而且兵灾中正好又出了几个兵道天赋极为厉害的叛贼。
结果,这几个叛贼在背后势力的大力资助下,不断掀起了新的兵灾,让手下的叛乱队伍越发壮大,他们的兵道修为也突飞猛进。
若是他们这种势头能一直保持下去,哪怕是汉阳郡城,都会受到他们的兵锋袭扰。”
叶秋莱闻言,思考了一会儿道,“无论如何,汉阳郡城作为汉阳郡的首府,有着整整一郡的兵力在,就算受到叛军的兵锋袭扰,也不会有什么陷落的风险。
两位舅父和他们的家人们,只要好好的呆在郡城里,想必不会有危险。
等父亲回头办完朝中的差事,回了家,咱俩便一起将这事说给父亲,让他注意一下汉阳郡的情况。
父亲作为太傅,以及监国,有他的关注,汉阳郡的兵灾相信很快就能平息。
母亲你不要太过担心了。”
叶夫人无奈的笑了笑道,“秋莱,你父亲已经整整三月,上朝办差,不曾归过家了。”
“……”
听到这话,叶秋莱这才意识到,父亲叶定远忙到了何种程度。
而她平日里,会将很多时间花在修行儒道上,或着与帝都的几个好姐妹出去交游,读书,论道。
倒是没注意过,父亲竟然已经整整三月,未曾归家了。
还以为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忙归忙,每过个三五天,还是会回家里一趟。
尽管回家里的这趟时间,依旧很紧,是早出晚归。
基本上只有一起入寝的叶夫人,才知道早出晚归的叶定远,具体是哪天回来的,回来了多长时间。
很快,叶秋莱心里有了不好的感觉。
父亲叶定远虽然特别重视差事,平日里确实很忙,但从小到大,没有忙到这般地步。
如今却忙到了这般地步,那大魏国势的动荡程度,恐怕要比自己了解到的更严重。
当然,身为监国,尤其是三位监国中,最需要处理各种事务的叶定远,会比以前忙得多。
叶秋莱意识到这些情况后,当即道,“母亲,舅父他们的信,是今早送到的吗?”
叶夫人点了点头,“不错,是今早送到的。”
随即,她知道女儿要问什么,当即道,“信里有提到了日期,信送出的时间,是一个月前。”
听到这话,叶秋莱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一个月前,汉阳郡的兵灾,就已经有了难以扼制的局面。
而这一个月来,邸报上关于汉阳郡兵灾的消息,并没有任何异常。
若是真的没异常,那自然很好。
若是有异常却还没被发现,怕是汉阳郡要出大事。”
听着女儿的分析,叶夫人顿首道,“确实是这样的。”
她能成为叶定远的夫人,自然是有见识的,很认可叶秋莱的判断。
虽然她生的这个女儿叶秋莱,格外的聪慧,好学,仅才豆蔻年华,却已经格外博学多识,更是成为了四境儒者,在整个帝都都初有名声。
要知道,整个大魏帝国,汇聚了大魏全天下所有的精英与人才。
老老少少,精英人才不知道有多少。
而年仅十三,才是豆蔻年华的叶秋莱,便已在这么多精英人才里,博得了一些名声。
叶秋莱想了想,很是果断道,“母亲,这事确实很重要,那我这便去宫中寻父亲,和他商议此事。”
她如今可是四境儒者,而四境儒者,大魏朝廷都会给予功名。
有了功名,便相当于有了官身,有了可以进宫的资格。
更关键的是,叶秋莱与当朝的长公主曹丹,亲如姐妹。
曹丹很喜欢很看好叶秋莱这个小妹妹。
就连魏帝未闭关前,都很是看好叶大儒的女儿叶秋莱,夸赞过叶秋莱,更是直接赐下了金令,允许叶秋莱持金令,可以自由出入宫禁,与曹丹前来读书论道。
而如今曹丹不仅是大魏长公主,且是三位监国重臣之一,位高权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