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乡试(2/2)
当然,周博仁很巧妙的把这次真题也夹杂其中,批改的时候也像往常一样,没有对这个真题进行特别照顾。
申时行对自己师父深厚的四书五经功底佩服不已,自己还比师父大两岁,这些年读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人比人气死人啊。
在这十几天的封闭训练中,徐邦瑞也来过一次,是来抱怨的。
“二弟立下如此功劳,奏折递上去对你也没有封赏,真是岂有其理。”徐邦瑞很是气愤。
周博仁倒是无所谓,自己并不是为了赏赐才去歼灭这股倭寇,而是自己觉得自己有这个使命,完成后自己达成了目标,不后悔,如果自己没完成,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大哥,没事的,我就是看着倭寇不爽,撮尔小国竟敢摸我大明朝的胡须,简直是自寻死路。如果未来还有机会的话,我会继续打击倭寇。”
“有志向!大好男儿应该文能提笔,武能御敌,这才不枉此生。”
周博仁没想到徐邦瑞这个纨绔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人就是要有志向,这个志向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这样才不会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才能活的有意义。
十日后,周博仁和申时行经过严格的考场搜身,进入了南京贡院。
周博仁被分到的号房距离茅厕比较远,不是传说中的臭号,就是小翠给准备的干粮和清水太多了,号房又太小,周博仁用布把号房座位和墙壁垫了一圈,拿出自己之前做好的酒精炉,点上火开始煮茶。
要说还是明朝的科举比较好,要是清朝,哪能让你带这么多东西进去,主考官潘晟知道周博仁是抗击倭寇的英雄,见他考试还没开始就煮茶,笑着摇摇头。
这样的考生,不是胸有成竹,就是个疯子。
别人要么在愁眉苦脸,要么在祈祷这次的乡试不要太难,反正没有一个像周博仁这么轻松的,要不是号房太小,潘晟都以为周博仁是来游玩度假的。
不一会,考题出来了,所有考生都在唉声叹气,怎么又出个截搭题。截搭题是科举考试八股文的一种特殊的命题方式。八股文考试开始于明代成化以后,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必须以程朱理学家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所谓“代圣贤立言”。实际上考试题目多数在“四书”以内。为什么要出“截搭题”?启功先生说:“因为整段整章的题,前代人几乎都作过了,考生念过,遇到同题,可以抄用。考官很难记得那么多,辨别那么快。于是出这种缺头缺尾、东拉西扯的题,可以杜绝考生抄袭的弊病。”
由于截搭题是如此的复杂,对于考生来说,破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科举场上,破题很重要,考试人多考卷多,阅卷的官少,时间又紧迫。阅卷人的精神情绪,不问可知。所以有人阅卷,一看破题已可预见到全文的水准。破题不好就是对题义理解不深,或者文字不通,那下文怎么可能好?八股文的破题规定只用两句。也有三句的,其实是一个长句中间略有停顿,好像是三句,其实还是两句。不管题目长短,都用两句话阐明。破题的两句话要能够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又不能直说题义。如果直接写出就是“骂题”;如果解释不周全,就是“漏题”;如果破题的话将题目中的字眼写出来了,就是“侵上”或者“犯下”,都是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