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嘎嘣脆鸡肉味(1/2)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国营单位福利待遇就是好,陈安邦这一天班都没上呢,就在财务那签字领了两个月的工资和饭票。
工资倒是不算太高,一个月120块钱,文工团的演员们一般也不指着工资过日子,出差补助和津贴都比那多,更不要说还有相关单位给的车马费,而真正的大头则是商演走穴来的钱。
饭票倒是给的很足,每个月给了45块钱的饭票补助,看着手里一沓子的塑料饭票,陈安邦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可不要小瞧这一沓子塑料饭票,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它和现金的作用是一样的,就像铁路工人文化宫的饭票,在附近的几家小卖部和小饭馆里是可以当现金的,无非就是要找个差价罢了,比如八折左右折算面值,毕竟人家还要费心巴力去兑换。
单位里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个福利待遇是大家都能享受到的,也包括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内,谁又愿意为了单位的事情去得罪人呢?
却说陈安邦领了工资和饭票之后,便带着潘建邦、何爱华、何国平三人跟着王亮一起到了铁路工人文化宫的大食堂。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陈安邦接触的大部分建筑还是水泥地面的时代,铁路工人文化宫的大食堂就已经是大理石地面了,而且那满墙的壁纸以及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整个食堂的装修风格并不次于当下一些上档次的饭店。
不过饭店装修毕竟是带有盈利性质,而食堂的装修纯粹是满足领导的一些爱好,不过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有一些员工和亲属的婚礼宴请就是在食堂举办的,毕竟这里的装修档次也不比一些大饭店差到哪去,就像是后世首都最好的饭店都是一些招待所一样。
这个时期的铁路工人文化宫大食堂已经开始搞自助餐了,只要在入口处买票,一块五角钱一个人,然后就是进去随便吃,直到中午食堂工作人员下班为止。
而菜品也很丰富,凉菜热菜都有,就成安邦今天看到的就有炸小黄花鱼、炸茄盒、炸蛎黄、炸虾仁、炸偏口鱼、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木樨肉、樱桃肉等等。
凉菜有拌海蜇、拌三丁、拍黄瓜、凉拌海带等,主食有米饭、馒头、小米粥、大米粥、大碴粥等等,真可谓是琳琅满目,不但引起了陈安邦对后世自助餐的回忆,也让潘建邦和何爱华等人看的目瞪口呆。
尤其是何国平,这个刚出校门没多久的高中生,因为在家里年纪小,就是村里的酒席都没吃过几回,因为到村里去吃酒都是他父亲去参加的,一家就一个名额,一般不会轮到他。
何国平看着这琳琅满目的菜品和装修豪华的食堂大厅,禁不住想起了在历史课上学过的一句话叫做“大丈夫当如是”。
他带着略有些崇敬的目光,看着陈安邦和王亮前去买票,买完票之后带着他们入场吃饭。
他实在是想象不出来成安邦是有多大的能力,因为他从何爱华口中得知陈安邦的文化也就是个初中辍学的水平,来到滨城搞装修,也就这两年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