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好运来(1/2)
流行歌曲这东西像作诗一样,有的人可能每一个年级的教材上都有他的作品,也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只有一首作品流传于世,但更多的人的作品只是随波逐流,最后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陈安邦记得后世买过好几张磁带和光盘,叫做一人一首成名曲,尤其是2000年以后歌手如潮水般喷涌而出,许多人的成名曲还没怎么出名就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在流行乐坛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比如香江歌手叶丽仪,陈安邦只听过她的《上海滩》这一首歌曲,这并不妨碍她在香江流行乐坛中留名并在大陆拥有众多歌迷。
要知道歌手很多,但是好的作品很少,尤其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那就更少了。
陈安邦写的《小芳》、《大花轿》和《宁夏》这三首歌,李敏芳和张伟民都认为是很好的作品,旋律朗朗上口,假以时日传唱度肯定非常高。
所以当陈安邦说出了有一首适合李敏芳唱的歌曲的时候,李敏芳内心之中是非常激动的,作为一个歌手,如果有一个能与他名字相匹配的歌曲,那么他就算是一个成功的歌手。
比如这个时期的军营歌手郁钧剑与阎维文,他们这个时候的代表作品都是《小白杨》等红色歌曲,这个可能与两人都不是词曲作者有一定的关系,后世他们的代表作《说句心里话》与《1234歌》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型,所以说哪怕是这种成名的歌手,也不是说有专用歌曲的。
其实许多歌手在演唱技巧上与顶尖歌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后世周董只不过是个次一流的演唱者,但因为他顶级的作曲加上方文山超一流的作词,这才造就的天王巨星,所以首唱者是有一定的红利的。
“小陈,我们叫你来家里吃饭,也就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张伟民拿起酒杯提了一下,随后一口喝掉,亮个杯底示意陈安邦随意。
虽然陈安邦酒量不好,但是基本的酒场礼节还是要注意的,在没喝醉的情况下,还是尽量跟上张伟民的步伐,也一口干掉了杯中的茅台。
说实话,别看现在的茅台价格不错,后市更是炒到了白酒第一股的位置,但是在陈安邦看来,味道也就那样,顶多就是像他们说的第二天脑壳不疼口不干,但是这个酱香味儿陈安邦实在是不喜欢。
李敏芳在一旁跟陈安邦说道:“小陈不瞒你说,像我们做歌手的,一辈子盼的就是想有一首自己的作品,有一首自己真正的作品,不是随大流去唱那些红歌,那些歌曲都有那些老艺术家演绎完了,咱们再怎么去也是去拾人家的牙慧。”
“阿姨,这个我明白,就像钢琴演奏家,再怎么饱含情绪的去演奏,他演奏的这个曲目也离不开原来的框架。”对于李敏芳的意思陈安邦表示理解。
这有点像翻唱歌曲,有的时候并不是改编者改的不好,但是有可能因为原唱太深入人心,你照着原唱唱不出自己的风格,你照着自己的风格来观众不认同不接受,所以这个尺度很难把握,这也是后世选秀节目上那些选手一般都是唱冷门歌曲比较多的主要原因,因为好多人没听过没有比较,敢在选秀节目上唱热门歌曲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
作品肯定是要给李敏芳的,这个来的路上,陈安邦已经想好这个问题了,至于为什么作品不是他自己或者张晓敏来演唱这关系到一个歌手的设定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