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营生(2/2)
容氏持家有道,这六十贯钱足以令她们母女衣食无忧。可从上个月起,意外发生了。原来是都城最大的首饰铺子芸桂坊,见文雀街日益繁盛,便财大气粗地在街口开了一家分号,里面卖的各色钗环首饰样式别致,制作精美。引得文雀街驿馆里番邦使臣的家眷争相采买,只为回藩国后炫耀一番。
佩戴芸桂坊的首饰一时间在都城蔚然成风,就连外邦商贾都特意高价求购,只为转手卖个翻倍的好价钱。只是如此一来,文雀街苏若赁出去的那间头面铺子,生意便难做了,顾客都被芸桂坊吸引了去,光顾的人越来越少,终于入不敷出。掌柜的只得将铺面退给了苏若,离开都城另谋营生。
苏若的月银就这样断了。她本可另寻下家,将这间铺面租给食肆酒楼,毕竟文雀街如今寸土寸金,不愁没有租客。
只是苏若心中颇有些不服气,她私下去过芸桂坊,他家的首饰虽好,却也没好到精妙绝伦的地步。苏若自信自己能做出比之更惊艳的饰物,再数数自己这大半年攒下的私房钱,倒是也有本钱开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头面铺子了。一来她对这铺子可以完全做主,这在苏若两辈子的人生里都是绝无仅有的。二来她也很想和这个盛名在外的芸桂坊一较高下,看看到底谁才能制出都城第一钗。如此一想,苏若已是心潮澎湃,毕竟女人有了银钱才能不被人欺负。
决心已定,说干就干。第一步便是要召集人手。如今容家只有李忠夫妇两个老仆,莫说到铺子里帮忙,就算是照料容家祖宅都是捉襟见肘。如今她已脱离苏家的苦海,外祖父的丧事也办完了,终于能腾出空闲大干一场。
——
苏若第二日便和李忠、春燕去了牙市,要选几个能干的首饰匠人。她特意去了城北,这里的牙市胡汉交杂,人才济济,只有雇主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
在牙市里等待东家招工的首饰匠人,大多是些从外地来都城讨生活,或是小本生意破产的手艺人,其中不乏有技艺精湛之人。
苏若随着一个颇有资历的牙郎,在牙市里游走,很快便雇到了人,有的擅缠丝,有的擅雕刻,有的擅镶嵌,还有长于治梳和金银的,一共五人。
苏若很是满意,正要与牙郎签身契,一旁的李忠小声劝道:“姑娘,我看您雇的这些人年纪有些大了,还有几个是失亲丧寡的妇人,身边还带着没了爹的娃,这就是两张要吃饭的嘴呀,只怕会拖累了您。”
苏若不以为然:“忠叔,俗话说伙计在精不在多。别看这几个年龄大些,可制钗的手艺都没的说。再说首饰匠人这一行,若无十分天资,还真得苦练二十年方有所成,所以年纪轻轻的我还真不敢要。至于那几个妇孺吗,空有技艺,无家可归,又有孩子拖累,我此时若是能给她们一个庇护之处,必然是雪中送炭,她们定会忠心耿耿地留在铺子里为我干活。即便日后我的铺子名声大了,有其他商贾想要把高价把这些人撬过去,她们也不会轻易动心的。”
李忠暗自腹诽道:您这铺子八字还没一撇呢,怎地就想着名满都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