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归去迟(1/2)
三日后,大燕使团终于启程前往南诏。二十余日后,信使来报使团已平安抵达南诏国都,并受到南诏王国礼待之。自此,每过十日,便有来自使团的奏报呈上,奏报上称南诏王对大燕使者恭敬有佳,再三表示已是惧吐蕃淫威久矣,新王蒙舍泣血遥拜大燕皇帝,愿与大燕永结盟约,共御吐蕃。
一切看上去都无比顺利,只待下个月初一,大燕使臣张适会宣读册封诏书,蒙舍便正式继位成为新一任南诏王。到时,使团便可返程回到都城了。
然而苏若却是一日比一日地心神不宁,只因为她已有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柳暮江的信了。
柳暮江走后,每到一处驿馆,便会写一封亲笔信给苏若报平安,还生怕苏若等得心急,每每请托驿使八百里加急往都城呈送奏报时,都夹带上柳暮江的家书。柳暮江给苏若的书信便与使团给朝堂的奏报同时抵达都城,苏若用最短的时日便能盼来夫君的传书。
书信的内容不过是柳暮江沿途所见的风土人情,还掺杂着对自家娘子夜以继日的思念,纸短情长,道不尽柔情蜜意和相思绵绵。每到夜深人静,苏若便在烛灯下,一遍遍读着书信,聊慰别离之情。
可此时距离上次苏若收到柳暮江的信笺后,已有整整一个月,再没有只言片语寄来。苏若心中的不安已逐渐变成了恐惧,即便朝堂并未听闻南诏有任何异动,即便使团的奏报依然按时上奏天听,即便没有任何征兆能证实苏若的担忧。但苏若依旧强烈地怀疑,柳暮江已经出事了,否则绝不会无故与她断了音信,她的夫君将她捧在心尖上宠着护着,断不会令她有片刻的心焦和煎熬。
苏若坐立难安,夜不能寐,就连沧海阁的生意都无心打理。她强忍着又等待了半个月,依然没有盼来柳暮江的消息,苏若当即决定,不能再等下去了,她要亲自去南诏寻一寻柳暮江。
对于苏若的举动,柳母觉得简直就是胡闹,不过是柳暮江事忙没有按时写信,苏若便如此小题大做,一个后宅妇人千里迢迢前往南诏那等民风彪悍之地,真是不成体统。
然而苏若心意已决,如今徒然留在都城,只能令她心乱如麻。她不顾柳母的反对,收拾好行囊,带着折伦、春燕和几个身手不错的护院,拜别了柳母和容氏,便启程上路了。
一路上白日赶路,夜里住宿在客店,好在苏若有足够的银两,路上换了数次快马,终于到达了南诏的都城—鄯阐城。
鄯阐城作为西南最繁华的城郭,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商贾途经此地,将中原的丝绸、茶叶、书籍和各地的战马、鞍辔、云南刀、香料药材等各种珍贵奇巧的玩意儿贩至天下各地。此刻正是巳时,城门口人流如织,车马如龙,各色商贩都赶着去城内的集市做买卖。苏若一行便扮做从大燕都城来的首饰商人,顺利入了城。
苏若等人来到城内最热闹的鸡鸣街上,找了一处客栈住下,稍加修整后,折伦便带着手下的护院外出探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