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纪云舒乐不思蜀了(1/2)
十月二十八日,太子霍尽渊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安和。
这一年,霍尽渊与北凉缔结了两国友好盟约,开放北境六城互市贸易,承诺三十年内不发动战争。
霍尽渊将乌桓山以南的草原和五座城池还给了北凉,让北凉得以在水草丰沛之处休养生息,而北凉可汗拓跋宴则赠予大楚良驹五千匹,牛羊更是不计其数。
此前北境连年的战争,让边境城市的百姓叫苦不迭,生活苦不堪言。
这一举动,令两国百姓欢欣喜悦,更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在贸易互市的几座城池,城门大开的那一天,更有百姓走上街头,放起鞭炮来,更有甚者,抱头痛哭,令在场众人都纷纷掩面。
为了让两国关系更进一步,拓跋宴向大楚提出想要联姻,以结两国秦晋之好。
也是在这个时候,护国公府迎来了一桩大喜事。
护国公府当初堕车失踪的九姑娘回来了,护国公府高兴极了,府门大开,一连办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护国公府的老夫人,因为太子妃薨逝一事而备受打击,一蹶不振的身子,也因为这桩喜事而日渐好转起来。
霍尽渊册封自己的这位九姨为康宁郡主,赐婚北凉可汗。
护国公府的祖宗先辈们,无数人都死在了北境的战场上,死在了北凉大可汗的铁蹄之下。
而萧氏的女儿,要远嫁北凉,为大楚与北凉搭建一座两国世代友好的桥梁,令所有人唏嘘不已。
但是,他们也无比的理解,这世界上,还有谁要比武将世家更渴望天下太平呢?
与此同时,南越王夏侯旻亲自来到霍尽渊的登基大典上,并与大楚正式签署了一份重要的盟约。
根据这份盟约,霍尽渊决定取消南越每年必须向大楚缴纳的岁贡,而夏侯旻也不再需要向大楚皇帝俯首称臣。
这一举措无疑标志着两国关系的重大转变。
为了表达对霍尽渊的感激之情,南越王夏侯旻当场郑重承诺,他将会把珍贵的茶叶树种以及独特的炒制技术慷慨地赠送给位于南境的几座边城的百姓们。
南境的几座边城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好几日。
朝堂之上,霍尽渊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他主张减免赋税,免征徭役,同时废黜了对商户的重税,出具了许多鼓励百姓经商的措施,这一决策如春风拂面,让百姓们如释重负,欢呼雀跃。
大楚向来看重读书人,对于他们这些商户,却是非常轻贱的。
权贵与读书人也都视农户与商户为卑微之辈,哪怕他们腰缠万贯,但是他们的儿子不能读书,他们的女儿也嫁不进好人家的门第。
这些政策一出,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曾经被轻视的农户和商户们,如今各个都挺直了腰板。
大概是血脉里的皇族基因,霍尽渊将朝廷内外的事情,都安顿的很妥当。
唯有一件事情,令他烦躁无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