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韩国篇——暴鸢(1/2)
战国七雄,各国都有名震一方的名将,秦、赵两个军事强国就不必说了,战国四大名将秦国有白起和王翦,赵国有廉颇和李牧;齐国有孙膑、田忌、匡章和田单等名将;魏国有吴起、乐羊、庞涓、信陵君;楚国有项燕和昭阳,就连燕国也有乐毅和秦开两大名将,唯独韩国虽有劲韩之称,但实力最为弱小,整个战国时期似乎没有能震慑一方的名将,真正有点名气和拿得出手的名将也就暴鸢(yuan)一人,那么此人到底有何战功?一生六次大战三胜三负。
魏国霸业衰退之后,齐楚秦三强鼎立,楚怀王前期楚国国力强盛一时,有一个例子能看出楚国当时实力有多强:前318年六国合纵攻秦,合纵长正是楚怀王,按照惯例能出任合纵长的一般是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不过此后的楚怀王一番折腾却把楚国带入了衰退的境地,他先是主动破坏齐楚联盟,被秦相张仪欺骗后恼羞成怒之下起兵攻秦,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国先后爆发了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韩魏两国出兵策应秦国从背后给了楚国狠狠一击,楚国大败,统领12万韩军的正是名将暴鸢,战后秦国得到了汉中、韩国得到了宛城、魏国得到了召陵,楚国则元气大伤。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实力大增,先是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整个河西之地,接着又连续对外用兵,从魏、楚、赵三国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实力扩张到了函谷关以东,秦武王即位后东出函谷关成为了秦国的目标,公元前308年秦国丞相甘茂和向寿率兵攻打韩国重镇宜阳,韩国派出的名将还是暴鸢,应该说暴鸢防守还是不错的,秦军久攻不下进退维谷,一度想撤军回咸阳,最后在秦武王派出援军,以及甘茂和向寿拿出个人钱财重赏之下秦军才攻克宜阳,不过暴鸢虽然战败却成功逃脱了。
公元前301年秦、齐、魏、韩四国联军再次进攻楚国,双方对峙几个月后大战于垂沙,垂沙之战楚军又一次大败,联军乘胜攻占楚国垂丘、宛、叶以北的大片土地。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横空出世,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并斩杀魏将公孙喜,夺取魏韩两国大片土地,韩国此战损失很大,主将暴鸢再次逃走。
公元前276年白起攻打魏国,攻占了两座城池,前275年魏王割温城八座城池给秦国,秦国并不满足于此,秦相魏冉亲自率兵再次攻打魏国,暴鸢率军支援魏国却再次败于秦军之手,韩军被斩杀四万,暴鸢撤军又一次逃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