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大陈当王爷 > 第112章 练兵(二)

第112章 练兵(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火影:幕后大佬从逃离笼中鸟开始免费阅读 我吃瓜,你嚣张,发疯内娱顶呱呱免费阅读 我在亮剑轻松拿捏李云龙免费阅读 洛洛历险记:开局成为战王免费阅读 快穿:满级大佬驾到,主神又哭了免费阅读 不巧遇到神免费阅读 一起燃烧青春吧!凯老师!免费阅读 开局与校花主播同居,榜一请让开免费阅读 有孕后,她被爹系大佬宠入骨免费阅读 我在年代文里养妹的日常免费阅读

虽然防护要严密许多。僚兵一轮箭雨下来,乡兵队伍中还是陆陆续续走出二三十个兵士,不过僚兵的伤亡相比,实在悬殊太大。就在僚人箭雨过后,山丘上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鼓声,原本密集的乡兵阵列迅速扩展开来,就在僚兵们快要杀到阵前时,已经变成百余个小阵。

这些小阵都是以十二人为单位,而且各阵兵器都是一致。手持旗矛的队主立在最前,其后兵士排成两列。其次分别是手持盾牌的两个伍长,一执长牌,一执藤牌;再后二人就是那些手持翠竹的兵士,这些竹子长约丈半有余,多是九层以上枝杈,长者二尺有余,短者一尺;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式样的士兵;最后一人则为短弩手或者弓手。

看到这里,熟悉历史军事的童鞋们都知道,这不就是明代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吗!不错,这正是戚大帅发明的鸳鸯阵。鸳鸯阵作为冷兵器巅峰时期不败战阵,为后世众多军迷所推崇。

不过纯粹的鸳鸯阵也并非是万能的,放在华北大平原上应对蒙古骑兵就不行了,所以在对付蒙古骑兵时,戚继光就将鸳鸯阵改为以战车火炮为主的变身鸳鸯阵。而在江南山地水乡来用,却是冷兵器时代最为优良的战阵之一。

龙溪地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大规模作战很难实现,正是鸳鸯阵最佳施展场所。而且龙溪兵面对的敌人主要是山林中蛮僚,这些蛮僚由于密林作战的需要,大多使用的是刀盾等短兵器。

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这些蛮僚兵士大多战阵经验丰富,个人战技较高。而无论从经验还是战技上来说,缺乏操练的龙溪乡兵都不是对手。所以除了天雷弹和更远更强的逐日驽外,龙溪兵还需用长短兵器结合且相互合作,以多打少的鸳鸯阵来对付新罗蛮的精兵了。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或者“两仪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鸳鸯阵的主要战法为:右边持长方形长牌的士兵,其主要的任务在于保持既得的位置,稳定本队的阵脚。左边持圆形藤牌的士兵,则要匍匐前进,并在牌后掷出标枪,引诱敌兵离开有利的防御的位置。引诱如果成功,后面的两个士兵则以狼筅把敌人扫倒于地,然后让手持长枪的伙伴一跃而上把敌人刺死戳伤。最后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则负责保护本队的后方,警戒侧翼,必要时还可以支援前面的伙伴,构成第二线的攻击力量。

当然这种战术规定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敌情和地形许可的时候,全队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横队和敌人拼杀;也可以把两个镋钯手照旧配置在后面,前面八个土兵排成横列,长枪手则分列于藤牌手与狼筅手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免费阅读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免费阅读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免费阅读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免费阅读 流氓老师免费阅读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免费阅读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免费阅读 始皇弟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邪魇魔神免费阅读 隋唐上将军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