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开篇激战1860 > 第85章 塞海之争

第85章 塞海之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一把鱼叉,穿进兽世当老大免费阅读 妖刀黑血免费阅读 逍遥王爷入赘忙免费阅读 将军小姐进京奇遇记免费阅读 刑部打工守则免费阅读 大荒经文免费阅读 横断虚空免费阅读 陆总,您这个是相思病!免费阅读 七个姐姐皆天骄,只好觉醒系统了免费阅读 武侠世界里的魔法师免费阅读

特别是李鸿章等海防派,自认能够得到,也十分希望得到,陈济方的支持。

直到在朝廷的反复催促下,甚至讨论的结果大局已定时,陈济方才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可他对塞海之争这件事本身,只是轻描淡写。以二者皆重,均不可废,一笔带过。

随后他笔锋一转,谈起了大清国内的西学建设。

他指出,无论海防,还是塞防,都需要长期投入。若没有朝廷在财力和政策上,持之以恒的支撑,即使短期内小有成就,也终难长久。

要做到这些,唯有国富民强,方能实现。

而大清地广物博,本该如此。却因财政拮据,以至于要议论海塞防务,何取何舍。

反观西洋列国,多地狭人稀。与大清相较,仅如一隅。

然而这些国家,却又多有财富,才得军势强盛,扬国威于四方。

究其缘由,是其治理得法,所习适当。

既然其法利国利民,就当仿效。既然其技艺先进,亦应学习。

由此,开民智,促通商,倡西学。习造西洋器物,广建西式交通,遣使西向,派生留学。并将这些定为国策,长期坚持施行。

若能长此以往,一二十年后,当见起色。三五十年后,或得小成。百年之后,方能不负子孙后代。

陈济方这番言论,看似文不对题,不应朝廷海塞之论,反而旧事重提,再倡洋务。

可这却是他有感而发。

看着满朝文武,由上及下,皆是舍本逐末,只论表象。他着急啊。

在他看来,塞防海防,根本不用讨论,那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啊。

而强国之本在哪里,如何才能振奋,才是需要认真讨论,认真施行的。

尽管他已经心死,不再对这个朝廷,对这个朝堂中的人抱有幻想。已然定下决心,走一条更彻底的道路。

但是他仍然忍不住发声,希望最后一次尝试,能够震醒这些昏睡的灵魂。

然而,应者寥寥。

他也,彻底失望。

那么好吧,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先从增强自家力量,着手布局开始吧。

其实,对于陈济方的观点,李鸿章、左宗棠还有沈葆桢等人,都是认可的。

但他们对可能会遇到的阻力,都过于看重,也确实有过相应的教训。或者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对革新的认识,本就不那么彻底。

而陈济方,尽管对大清失望,但在守土保国上绝不含糊。

当朝廷定下收复西域的决心后,他当即表示坚决拥护。并函告左宗棠,有何需求,可尽提出,两江地方必全力以赴。

他还安排,将商团库存的大批军火整理出来,集中运往甘陕,赠予楚军。

这些武器,多是已经换装下来的装备。虽然商团已不再需要,但对于清军,仍属先进。与其积压待损,不若用于阵前。

此举也赢得了朝野一片赞赏,又为商团博得了人望。

大政既定,进军西域的各项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当中,并将择机出塞。

左宗棠领军坐镇,定下“缓进急战”的方略,料想终能圆满。我们也暂且放下不讲。

因为此时,海防事上再增变数,已将陈济方、李鸿章等人的注意,尽数引去。

目录
新书推荐: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免费阅读 汉水东流免费阅读 回到古代积功德免费阅读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免费阅读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免费阅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免费阅读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免费阅读 明末混日子免费阅读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