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 > 第85章 伍名集之战(上)

第85章 伍名集之战(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活给天看免费阅读 体内有座灵药园免费阅读 百分百契合的AO吸引法则免费阅读 玩大了!首长带缩小版来逼婚了!免费阅读 拥有万能空间后我在末世囤疯了免费阅读 退婚直播,穿书段子手恋综成顶流免费阅读 快穿:逍遥尊者不逍遥免费阅读 末世降临:我不狠,小命不稳免费阅读 何为枭雄免费阅读 HP:开局塔罗牌做魂器免费阅读

伍名集,相传是春秋时代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故里。伍名集是颍州府下辖一个村寨,西靠茨河,依靠便利的茨河航运,人口日众。到了明代,已经成为周围有名的寨子。到了清代开始兴集,始称伍名集。

伍名集距离颍州府并不远,不过三十余里,拥有数百户人家。只是自太平军、捻军兴起以后,皖北就成了重灾区,官军和太平军、捻军你来我往,拉锯多年,原本富庶的伍名集也因此迅速败落下来,仅存户四十余。

这日一早,赵宝才就早早地挎个草绳出了已经毁坏的北寨门,准备到村东头的树林中捡些干柴取暖,也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旷野中的寒风格外凛冽,赵宝才不禁一个哆嗦,连忙紧了紧身上的破袄,弓着身子拢着袖继续前行。

正行走间,忽听见震耳的马蹄声响,赵宝才心中一凉,连忙顺着啼声看去,只见远处无数的红巾裹头,身上穿的却是杂七麻八衣服的马匪,正源源不断地从树林中的大路上钻了出来。

“捻子……”赵宝才心中一惊,扭身就往寨子里跑去。

“捻子来了,快跑反哪!”

“捻子来了,快跑反哪!”

……

赵宝才顺着寨子中间的大路,边跑边大声喊道。听到赵宝才的提醒,寨中尚存的人家纷纷拖儿带女地从家中钻了出来,向着寨子东头跑去。那里的林子比较密,而且祖辈们曾在那片大岗上挖个大洞躲避战乱,这些年一直保留着,足够他们这二三十户人家躲藏。

没多长时间,寨子里的人都已经跑光了。寨子里死寂一片,再无任何动静,仿佛是一座亘古的鬼寨。

“叔,咱们带着僧格林沁那个老妖,在鄂豫皖一带已经转了一个多月了,太平军也该到位了吧?”韩奇峰骑在马上,脸色冻得青紫。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哈,对张乐行问道。

韩奇峰是蒙城高炉镇大韩庄人,又名韩万峰,绰号小阎王,当地百姓尊称韩老万。韩奇峰先辈殷富,世代耕读,为书香门第,但从未涉足仕途。韩奇峰行侠尚义、抗官救民,为人排难解纷,是远近闻名的“仁义光棍”。

咸丰二年秋,十八铺捻股起义,百姓云集响应。因韩奇峰经常倾囊抚恤穷户,在乡邻中极有声望,入捻百姓欲举韩奇峰为首,又恐其推托,索性将捻旗插在韩家门口,逼韩奇峰揭竿。

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会盟,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黄旗总目由张乐行自兼,白旗总目龚得(龚得树),红旗总目侯士维,黑旗总目苏天福,韩奇峰则出任蓝旗总目。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集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免费阅读 贞观风流免费阅读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免费阅读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免费阅读 满门忠烈,我为大乾第一妖孽免费阅读 红楼之江山多娇免费阅读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免费阅读 芳明1128免费阅读 嫡子无双免费阅读 大唐:奸臣聊天群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