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三教同原录 > 第36章 奉金像梦传大洞 跨木羊独上绥山

第36章 奉金像梦传大洞 跨木羊独上绥山(2/2)

目录
好书推荐: 原神:在提瓦特培养系统免费阅读 无限轮回:开局自带强化天赋免费阅读 凡魔传免费阅读 快穿之宿主是个反骨崽免费阅读 反派:真相揭露,女帝们泪崩了免费阅读 快穿:坏女人洗白日常免费阅读 师兄,你怎么又不长嘴啊!免费阅读 神级逆袭系统,开局获得十亿亿免费阅读 都市白发邪尊免费阅读 星河征途免费阅读

丁未秋,桂父闻象林多桂,欲往一游。

太公曰:“子不可先我而往。我将归山复命也。”

九月,太公无疾坐逝,年百七岁。

殓尸入棺,盖甫合,举之轻若无物。

齐侯惊惧,启视之,已无尸矣!惟平日所注《五钤》六篇在焉。

寻桂父问之,亦不知何往。

遣人入周告王,王命毕公代吊,祭以太牢。

令葬空棺于牧野,以志军功。又以衣冠葬于毕,以亲文武。

齐侯更筑一墓于营丘祭祀。

桂父离齐,望西南行。路遇清雅好洁之家,即去借宿。

渡长江,至一山,日已沉西。溪边见一茅舍,掩扉寂静,地无片叶。

轻敲其扉,早有应声,曰:“真人来矣!”启而出,其人道服芒鞋,揖入草堂逊坐。室中惟置一榻,简书数篇。

问桂父:“何来?”

答:“从西都由营丘至南,将到象林一游,何事而认予为真人?”

道者曰:“家世荆南,本夏禹之裔,匡姓。兄弟七人,皆好道术。爱此山灵胜,家兄匡俗,字子希,与弟五人结庐山之东南。

予,匡续,字君平,儿时便有物外之志。

周武王屡加征聘,我终不出,结茅于山之南障虎溪之上。

一日,有少年过我,讲论内丹外丹、黄芽紫车。数来相访,言论奇伟。

心异之,请问乡邦姓字,因曰:‘姓刘名越,家在前山之左,敢邀一顾。如至山下,有石高二丈许,叩之即应。’

如约至山,四无人家,果有大石峙立。试叩之,石忽自开如双扉,一小鬟出迎。

行数十步,石户洞开,复有二青衣执旌节前导入内。

见台榭参差,金碧交映,禽兽珍奇,草木殊异。

琼宫玉宇中,有二真人冠玉冠,组朱绶,佩剑来迎,即前少年也。

接见甚欢,饮我以玉酒三爵,肴馔极其精洁,使令皆童年男女。

知非凡境,意欲留居,真人曰:‘子之阴功易满,后会可期。他日相从,不晚也。’

便令青衣进延龄保健汤,饮毕而出。

返顾所扣之石,闭合如初。明日复往扣之,无所应矣!

后觉精神倍胜。终日候其再至,故闻叩门而误认也。”

桂父曰:“坐而待至,终无可见之期。原谓子阴功易满,盖云游访道、利人济物为入道之阶,却在屋里痴待。”

匡生曰:“天下茫茫,不知谁为有道。先生历世既久,乞为指教!”

桂父曰:“真灵虽多,常有当面错过者。传闻镐京李伯阳道学渊深,人莫能测。文王时为守藏史,武王时为柱下史,今仍居此职。子如往求,必有所得!”

匡生大喜,具酒蔬留宿于堂。

明日,桂父别去。至桂林,见玉笋竹森列天际。

桂父居其中,常食桂叶。时黑而时白,时黄而时赤,或老或少,或壮或羸,无有常颜。

坐大象至市,以桂及葵和以龟脑,每千九用桂十斤。遇沉疴恶症,施药食之立起。自亦日为服饵。

南海人知其神,皆尊之事。一日与乡曲作别,翩然入云。

匡续自闻桂父之言,即行至西都。

时伯阳见凤鸟来集,四海升平,云游方外矣!史馆有邓种代职。

续访不值,意欲四方寻问。恐萍踪无定,爰留西都伺侯。

己酉冬夜,有二凤凰翔集内庭。

王以为瑞,招周、召共观,王援琴而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通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明旦双凤去,召公以盛满为戒。周公治洛七年,有疾,温车载至丰,拜别太庙。王至卧榻,亲为扪摩肩背。公握手语以国务。

王设牲醴告庙,为公祈寿。越数日,公曰:“闻君孝友,克施有政,愿终勉之。”

周公薨。王为服齐衰,命葬于毕,赐鲁以禘祭。留其次子仲桓袭为公。以少子季薰食邑于蔡,世为卿士。

戊午,王命君陈分正成周。

癸酉,王不怿,宣诸侯受顾命,辅相元子钊。

王崩。太保奭命周公仲桓、南宫毛及齐侯汲迎卫太子钊,引入寝旁翼室,为居忧王。

葬王于毕,奉太子朝庙,上承介圭。

以甲戌为元年,作诰以申文武之德,诸侯率服。

二年,王以齐侯勤职,留其少子容为虎贲氏,食采于甫田。

齐有刘涓子者,御龙氏之后。知足不言求,偕浮来翁养鸡山中。涓子取莒草为绳,供为床座。

翁教以道术,复驱鸡南去。涓子静自修持,饵术服气。

齐侯知其贤,招之不至,亲诣山登请。

涓谢曰:“吾闻守三一为地真,守洞房为真人,守玄丹宫太微,不愿向人间求禄也。”齐侯三叹而退。

癸未十年,成周君陈卒。民怀其德,王命毕公保厘东郊,能继前政休烈。

己丑,召公有疾,燕伯懿至半途,公已薨。

王命丧礼如周公,葬于毕。以次子德世袭卿士。

南国思召公之德,作《甘棠》之诗。

东娄子国常受海夷侵掠,召公助之,筑金山城以镇海。其怀远济弱如此。

康王一遵洪业,海内晏然。民知礼义,刑措不用,有唐虞之风焉。

柱下史李老子,自成王时辞职西游。路经雪山积石,步上西羌,见一人独自采樵。

峰崖巉峭难登,老子佯作蹒跚不能上。樵者恻然动念,谓曰:“怜汝衰老,愿负过危险。”

遂背负老子至中岭。体重难任,其人强负力行,略不惮劳。

老子心感之,过岭坐石上,问其名氏,答曰:“世本羌人,姓葛名由。居前山深坳中,樵以为食。”

老子曰:“蜀中绥山有桃,四时皆实,至彼可不谋而食。但绥山高峻,非步履可登。”乃借樵斧斫松枝,斫成一木羊。

教葛由吸气使行之法,能乘人陟险,不少蹉跌。

由大喜拜谢。老子别之西行,步履如飞。过崎岖若平地,绝无向时之状。由知为真人,恨失问姓名。

归家谢别邻里,刻木羊数头。至市贾之,皆以无用而不顾。

由探知绥山在峨眉西南,一日忽骑木羊入城,前驱数木羊。

蜀中富豪贵士见之大惊,或有随至山下者。见由上岭巅摘桃而啖之,随之者仰望不能上,号呼接引。

由掷桃数十枚,争拾食之,味极甘美。

有不复还家者,遂结庐于山下,立葛由祠以祀之。

常有桃掷下,食皆身轻,亦能上山会晤。

有谚云:食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寿。

老子西渡流沙,历羌番诸川、大哈密、大秦、伊吾庐地、竺乾、于阗、葱岭、须刺阿罗、单顿逊、扶南、土鲁等国。老子号古先生,教化诸国仁义道德,众号曰“善皇”。

竺乾,即名天竺,地方三万里。其国曰迦罗越,舍卫王居之。城郭宫室,皆雕文刻镂。

在大贝氏国东南,摩诃赖国西北。?宾在其西,一名身毒国。

其王姓刹利,名曰白净梵王,与后摩耶氏净沙夫人敬天好善,不喜争杀。

老子居十三年,察其君民好善,若得坚固,将欲大法说化之。

国王年三十五,无子。哀求不得,善心少退。

古先生恐失真道,乃遍体放霞光百丈,眩动国中,使其觉悟,遂复归东土。其时康王已十八年,入西都史馆。

正是: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目录
新书推荐: 碧蓝:开局新东煌济南舰免费阅读 国家爸爸当后盾,我穿六零送物资免费阅读 诸天造化皆加吾身免费阅读 七龙珠:能复活就作死?太天真!免费阅读 两仪终始免费阅读 源录免费阅读 快穿天尊万界逍遥免费阅读 疯批皇子齐聚修罗场,我炸了!免费阅读 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免费阅读 我毫无修为却无敌修仙界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