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为贤婿做点事罢了(2/2)
“老夫谢过诸位的新人,愿意与我一起,去朝歌谏君,匡扶社稷!”
这时。
一位大腹便便,长得凶神恶煞的汉子站起来,他的头上竖着奇怪的发行,撕扯手中的美味,笑道。
“哈哈哈,能将造反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只怕唯有你们中土之人了。”
“不过啊,最近我在东鲁可是听到了不少来自民间的风言风语啊。”
“说是商王之所以要行推恩令是为天下诸侯的次子,而行郡县制更是为了将天下田收回,让天下人同耕,而你鬼侯为了一己私欲抵抗王命,是与黎民苍生为敌啊,东鲁老贼……”
此人身旁,一位裹着蛮夷服饰的老者,头上顶着头巾,面容枯黄,脖子上带着一串头骨。
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杯子忽然便燃起了熊熊烈火。
“中土之人,所言所语弯弯绕绕的,本王最讨厌就是这个!”
二人对面,一位光头首领脸色不变,缓缓道。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谁赢了,谁就是正道。”
“不过,鲁王你竟然能为了抵御虎豹骑,去挖祖坟,此举能够得到本王的信任了,本王已经传令五万大军正在路上了。”
他的身边,一位头生双角,浑身肌肉强壮的大汉,冷哼道。
“哼!”
“本王也出兵了,如今我羌方大军已有五万正在赶来的路上,想必要不了两日便能抵达!”
很快对面的那两人也纷纷起身。
“我犬戎大军集全国之力,共计六万大军正在路上。”
“我鬼方大军共计十万正在路上!”
姜恒楚静静的看着四人,苍老但雄浑的声音传出。
“好!”
“届时再加上我东鲁三十万大军,吾等坐拥五十六万大军!何愁他大商不亡!”
“我们中土做事,讲究名正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若无正当理由,民心难聚,军心溃散,这仗自然也打不了起来。”
“老夫还要多谢那贤婿,将这个机会推到了天下诸侯的面前。”
“他精明了六年,终于开始犯浑了。”
姜恒楚说着,举起酒杯,对向四人。
“来!”
“祝我们攻入朝歌!”
鬼方首领闻言,脸上露出敬仰之意,同样举起酒杯。
“来,攻入朝歌!”
很快,其余三位首领纷纷举起酒杯。
“祝我们攻入朝歌!”
“哈哈哈!”
这场宴席持续到了半夜,四位首领都已是伶仃大醉。
姜恒楚也趴在了桌子上,一副醉醺醺的模样。
但很快,他眼睛突然间睁开,看了看醉倒的四人,起身缓缓走出了营杖。
一位身穿黑袍,帽子遮住脸颊的男人出现在姜恒楚的面前。
“你是?”
姜恒楚怀着警惕之心盯着黑袍人。
“是我啊。”
黑袍人说着,摘下帽子,露出了杜元铣的脸。
“杜太师,没想到你居然亲自过来了。”
姜恒楚喜出望外。
“没想到啊,你们翁婿二人一个比一个胃口大。”
“大王只想要收复东鲁两百方国,而你居然连周围的异族也丝毫不放过!”
“鬼方、夷方、犬戎还有羌方,如此一来青州、兖州、徐州甚至是雍州都将实现数百年来未曾出现的大一统!”
杜元铣的脸上也露出了兴奋之色。
姜恒楚收敛情绪,仰头望向夜空。
“为我那贤婿做点事罢了,就是苦了我的两个孩子……”
杜元铣见状,担心的蹙眉。
“放心吧东伯侯,你的两个孩子,大王一定会给予补偿的,毕竟是为了大商的千秋大业!”
姜恒楚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紧接着转身看向营帐,确认里面的四位首领没有醒来。
“好了杜太师,你且回去复命吧,如今要连破四位异族,也要让大王好些准备。”
“其余三洲,可用我东鲁将士,就是雍州就需要大王安排了。”
杜元铣见状拱了拱手,道。
“放心吧,我绝不会让国丈大人您的辛苦算计毁于一旦的!”
说完,杜元铣戴上帽子,转身走入黑夜当中。
姜恒楚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之后,回到营帐,一副醉醺醺的模样倒在主位上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