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34章 母后皇太后

第34章 母后皇太后(1/2)

目录
好书推荐: 转生成猫,我的御兽是个人免费阅读 陆教授他是蛇免费阅读 从领悟无烟火药,到开启工业革命免费阅读 欲踏诸天免费阅读 现实主义少年的青春物语免费阅读 清穿之四爷逃妾免费阅读 亡灵异闻簿免费阅读 红楼双姝传免费阅读 东京复仇者:雨夜的轮回免费阅读 老板,不可以免费阅读

这在有明一朝绝对是个史无前例的问题。

毕竟从太祖开始,帝王薨后,妃嫔大多殉葬。也就是宣宗英年早逝,彼时上皇九岁,今上才七岁。太皇太后张氏怜悯,特免了吴贤妃殉葬,使她得以保全。

上皇御驾亲征,结果……

才有今上临危受命。

无形中造成了现在这两宫太后并立的情况。

而且有朱祁镇这个太上皇在,按理孙太后该更进一步,被尊为太皇太后。但介于上皇与今上是兄弟而非父子,这个太皇太后就有些不大合适。

不过胡濙到底是胡濙,古今礼制烂熟于心。

直接就好一阵引经据典地科普,还急中生智,临时给造了上圣皇太后的名头来。

如朱祁钰梦中仿佛。

后来他那好皇兄复辟成功,又给变回皇太后,且加了个圣烈慈寿的徽号,开了宫闱徽号先河。

整个孙家都跟着鸡犬升天,荣宠无限。

瓦剌留学生,大明盛世终结者还特意给各家王府长史司下旨,让他们今后在表笺中称这位圣烈慈寿皇太后为陛下。

也就是那位寿数不永,否则再坚持两三年,保准能再参与一把皇位确立。

都已经看了答案,朱祁钰当然不会再做错题。

他当即皱了眉:“胡爱卿这提议虽别出心裁,但恐不被乡野百姓所理解,容易兹生许多误会。诚然母以子贵,朕即位,生母该为皇太后。但嫡母以嫡以功,更该受天下臣民尊敬……”

群臣:!!!

确实。

太后娘娘当机立断,连下三道懿旨。且亲自劝说今上登基,才有后来上下一心。不但成功保卫京城,还给了瓦剌一记重创。

可以说居功至伟,但……

今上毕竟是今上,吴贤太妃毕竟是今上生母。不能龙椅都坐上了,还不给生母尊个太后吧?

朱祁钰摇头,那当然不会。

不过,他想起之后清朝两宫并立时采取的方法,且微笑提议:“比起这个听着略生涩的上圣皇太后,朕觉得母后皇太后与圣母皇太后更简单直白些。”

“母后皇太后以嫡以贵,圣母皇太后则以诞育之功。如此,便以孙太后为母后皇太后,吴太后为圣母皇太后,众卿以为如何?”

两宫并立,孙太后为尊。符合实情,也不违背礼法。

群臣还有什么好说的?

胡濙第一个表示赞同:“皇爷圣明,微臣赞同。”

“臣等亦赞同。”

于是,这个曾被孙太后视为筹码的事儿就被干脆利落地定了下来。

正统十四年腊月初,帝御承天门谓礼部尚书胡濙:朕嗣承大统,义当尊亲。

更圣母皇太后为母后皇太后,生母为圣母皇太后。两宫并立,母后皇太后以嫡以贵,着为成制。

册朕元妻汪氏为后,侧妃杭氏为妃。

是的。

朱祁钰想了又想,还是,只给了杭氏个妃位,没像梦中一样上来就急吼吼地给她封了个贵妃,让她比肩太子生母周氏。

除了加固自己至贤至孝的人设之外,也免她起步过高,期待也过高。

觉得坐拥皇长子,就也可以跟孙太后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免费阅读 贞观风流免费阅读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免费阅读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免费阅读 满门忠烈,我为大乾第一妖孽免费阅读 红楼之江山多娇免费阅读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免费阅读 芳明1128免费阅读 嫡子无双免费阅读 大唐:奸臣聊天群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