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78章 混乱的朝堂

第78章 混乱的朝堂(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柯南开始化婴重生免费阅读 凡人,娶老魔妹妹,建长生家族免费阅读 医汉免费阅读 都重生了谁还当男模,我要当男神免费阅读 斗罗:蛊虫九转免费阅读 港岛1980:野蛮时代免费阅读 全民转职:从捡属性碎片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免费阅读 诸天:无极宝体自遮天开始免费阅读 我在东京导演神话复苏免费阅读

第78章 混乱的朝堂

刘彻亲自为老师徐恭主持了葬礼,并且以诸侯之礼,葬在了老太师徐贞的左侧,右侧是太尉徐昭。

一时间举国悲痛,太学所有学生在太学令徐胄的主持下,披麻戴孝,为老师送别。

“丞相当真是大汉第一丞相啊。”

有的太学生感慨道,在他们心中徐恭就是第一相,别管别的,这是自己人,可劲吹就行。

能捧多高捧多高,这关乎太学在外界的地位!更关乎他们的仕途。

“大汉第一不,是史上第一,管仲亦是无法与徐相媲美,可能也只有昔日徐贞太师和周公旦可以比拟了。”

这次是一位学习法家的太学生。

他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广泛认同,特别是法学堂的学生,觉得史上第一都少了。

儒学堂有孔子这位有教无类的先贤,他们法家名声好的可不多,因此就只能可劲抬徐恭了,对此儒生还不能反驳,而且需要帮着夸。

儒家最重视的就是孝道,毕竟大汉以忠孝治天下,伦理纲常几乎定了下来,但目前也就是一个框架,远没有后世封建礼教的那些糟粕。

“礼”是区分中原人蛮人最重要的东西。

正因为“尊师重道”的需要,儒生也不能贬徐恭,不然就是欺师灭祖!连带着徐贞也沾了光,最后零星的质疑声音也被无数学子的唾沫星子淹了下去。

现在中原文坛有一个“政治正确”那就是歌颂徐恭徐贞这两人,无数初出茅庐的儒生凭此名声大噪。

法士虽然鄙夷儒生“造势”的手段,但身体却很诚实。

现在儒法几乎融合在了一起,虽然是两个学科,但实际上只有侧重点不同,区分的很模糊。

这是刘彻刻意为之,想要令其结党来更好的掌控,实则太学儒法学堂都是即教儒又教法的,且学习程度都很深。

什么儒党法党其实就是党派而已,并不是涉及学术问题,最多就是一个保守一个激进。

“唉,也不知徐相会是什么谥号。”

又有人说。

太学讨论国政、指点江山很正常,只要不涉及敏感问题,朝廷都不怎么管。

“文正不错。”

“我觉得文宣也很好啊,正好是歌颂了太学这个壮举……”

众人七嘴八舌,但清一色都是“文”字开头,似乎忽略了徐恭武将出身的身份。

其实也正常,太学出现之前,武将文官没有啥太大区别,文官普遍也会打仗,武将也大多会治国。

毕竟朝中臣子大多是勋贵世家,武德充沛。

但太学生因为资源、时间紧张的缘故,几乎是专精儒学法学,争取马上投入使用,兵法也有涉猎,但不多。

本意还是从中汲取管理经验,术业有专攻,打仗的活主要还是徐氏和勋贵们负责。

好歹是既得利益者,文官的路堵死了,不可能连打仗的机会都不给。

虽然刘彻已经打算开办讲武堂来个釜底抽薪了。

“嗯…文宣老夫觉得不太妥,太学只是叔父一生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个。”

就在众人高谈阔论时,一位中气十足的老者走了过来,所到之处学生们无不低着头,表情恭敬。

自觉的站到两边,让出路来。

这位正是太学令,所有学生的老师,太常之位上屹立数十年的徐胄。

“老师教训的是,学生唐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黄埔九期打满全场免费阅读 逍遥快活小神医免费阅读 四大校花爱上我免费阅读 山野神医多逍遥免费阅读 中年大佬,龙凤胎儿女找上门免费阅读 乡村天医好快活免费阅读 荒野双狼免费阅读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免费阅读 我都瘫痪了,怎么会是黑夜屠夫?免费阅读 老爸,魔都大小姐怎么全是病娇啊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