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破城在即(2/2)
混乱之中,城内绿营倒戈,掉转矛头刺杀八旗。洛托更加狼狈,只得弃城突围。一万多八旗兵,受到赤军层层阻击,最后只有千余旗兵突出重围,撤往九江。
有六百多名八旗兵投降赤军,不仅有汉军,还有满洲、察哈尔蒙古旗兵。匡时力排众议,接受八旗兵投降,将其在面上刺字,分散编入步兵第二镇、江西守德镇……
“情报局传来确切消息,说洛托到九江后羞愧难当,已经畏罪自杀。从湖广到江西,千里长江,目前仅剩武昌、九江、湖口等几座孤城了。”钱秉镫说道:“近月来,鳌拜不时派兵出击,却无突围的迹象,亦不时有鞑子来援武昌,我军层层阻击,但不与鞑子死战,放其入城。武昌城大人多,粮食全靠外边接济,我们已经围城一月,再过一个月,城内粮尽,破城必矣。”
“苦的是老百姓啊!”丹初叹道:“鞑子残暴不仁,为了劫掠粮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们晚一日破城,老百姓就要多遭一日罪。”
杜永和曾经孤军守广州,个中滋味一清二楚,说道:“国主,请容某斗胆直言。”
杜永和带来三万生力军,岑丹初正要倚重于他,说道:“卿且直言。”
“军队守城,什么最重要要我说,不是城墙,不是粮食,而是希望。士卒有盼头,才有心思守城。当年,某孤守广州……”
当年,杜永和孤守广州,岑丹初奉诏援广,却因孔有德入寇桂林,不得不回师粤西。后来,尚可喜、耿继茂入寇广州,杜永和外援既绝,浮海逃至琼州。
跟国主对话,谈这个旧事并不合适,似乎杜永和有埋怨国主不救广州之意。
钱秉镫打断了他的话,驳道:“杜镇此言差矣。大唐名将张巡死守睢阳,孤立无援,粮草断绝,绝士卒求生希望,竟能阻安史叛贼于孤城之下,救大唐于危亡之时。”
杜永和倒也乖巧,附和道:“幼翁所言极是。唐军乃正义之师,鞑子乃残暴之师。张巡可与睢阳共存亡,阖城军民同仇敌忾。鳌拜不仁,军民皆仇怨之。
“如今鞑子粮道断绝,城内缺粮,南昌洛托伏诛,荆州阿尔津受阻于岳州,武昌鞑子外援断绝,战心全无。我军以精兵昼夜猛攻武昌,必可提前破城。我镇将士士气正高,愿作先锋进攻武昌。”
丹初正有此意,说道:“卿远道而来,当休整兵马,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本藩自会督令卿部进攻武昌。”
过了十日,赤军在双凤山上集中十成炮、红夷大炮,猛轰武昌城墙。经过一日轰击,赤军轰开一段五六丈长的缺口,杜永和督令第二镇敢死队猛攻缺口。
然而,缺口狭小,鞑子元气尚在,赤军终究未能攻入城内。
但形势正向有利于赤军的方向发展。武昌城内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了红布条,盖因赤军早有谕旨,百姓悬挂红布者即为顺民,破城后不加杀戮。八旗兵也开始暗藏红布,以便城破时有条后路。
岑丹初倒沉得住气,并不急着攻城,下令各部赤军严守阵地,严密封锁鞑子,不使一名鞑子漏网。军夫加紧挖掘壕沟,情报局侦侯加紧策反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