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盛世如你所愿!(1/2)
第119章 这盛世如你所愿!
转眼就到了万历十二年的元宵节。
为了彰显与庆贺四海升平,国丰民富,李太后特意下了懿旨,这次的鳌山灯会一定要大办特办。
这鳌山灯会乃是朝廷惯例,一年一度,规格制度亦没什么定数。因为顾着此时已是首辅执政的十二年,而且正是他六十岁的光景。
这次的鳌山灯会,自然就显得格外庄重。
与其说是称颂皇帝,倒不如说是称颂这位权倾天下的人物。
民间的灯会来得更早,一般来说正月初十过后,北京城的各大街道都已有了小型的灯会。
佳人才子,相邀而游,为寒意料峭的北京城,增添了许多别样风采。
鳌山灯会却是不同,准时从正月十五那日酉时开始,一连持续三天。
这日刚过申时,紫禁城的午门前,便堆起了一座灯山。
灯山足有五丈多高,直与紫禁城的五凤楼齐平。接近万盏宫灯一齐点燃,光照夺目,直晃人双眼。
从灯山下往上看去,竟还有一条阶梯似的通道,从山脚通向顶部,如同天上琼楼。
午门外,一辆辆宝马香车从外边驶入,喝轿声,避道声,不绝于耳。
凡是四品以上官员,皆可直入午门,其余官员则是下了车轿,步行入内。
此时灯会虽然尚未开始,但午门前却已是人头窜动。
五风楼上,各位高官的女眷、夫人,都受邀陪着两宫太后以及皇帝。
只见万历皇帝着一身明黄五爪龙袍站在中间,两宫太后各自站在一边。
陈太后也是四十挂边的年纪,端庄典雅,容容华贵,看起来如同一道青莲不容亵渎。
李太后今儿个则是穿了身天鹅绒长裙,还特意用熏香把天鹅绒熏了一晚上,脸上涂抹着些许脂粉,白皙的瓜子脸上透着点点红晕。
“妹子,你今儿个咋穿得和个小姑娘似的。”一旁的陈太后耸了耸鼻子,眨巴眨巴双眼,忍不住轻笑着说道。
“姐姐胡说什么呢,还什么小姑娘,咱都快四十了。”李太后被人戳穿心思,瞬间勾着脑袋,难得露出一片羞赧。
“你别说,你要是放在外边,这身打扮,顶多就是二十多岁的模样。”
“姐姐.”
看着李太后害羞的模样,陈太后面容含笑,偏头看向万历皇帝:“好好好,不逗伱了,今儿个的主角可是咱们的皇上,你说是吧,钧儿”
“咱才不想当这个主角呢,一堆繁文缛节,累都把咱累死了。”
万历皇帝一撇嘴,满脸不痛快。
这儿这么多人看着,玩也玩不痛快,倒不如出宫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他有些怀念出宫的潇洒日子,于是转悠瞳孔,在午门下来回扫动,企图找出熟悉的身影。
“钧儿,你看什么呢”陈太后问。
“没没看什么,张先生怎么还不到”
万历皇帝摇摇头,转身看向李太后询问,李太后笑了笑,嗔道,“这才什么时段啊,是咱们来早了,张先生八成还有些公务要处理吧。”
“哦。”
万历皇帝搓了搓面颊,满脸不开心。
怎么你一个大臣,比咱这个皇帝还忙哩。
过了没多久,三声礼炮骤响,四名骑着一色枣红马,身穿金盔,腰挂金牌的高大骑士打马而出,引出后边十余乘轿舆。
走在最前的是一乘十六人抬锦绣杏色围栏大轿,一见到这轿子来了,刚才还在叽叽喳喳的官员一下安静下来。
他们个个神色肃穆,垂手站立,毕恭毕敬地看向大轿。
这是张居正的轿子。
一落轿,护卫班头李可便掀起轿帘,张居正弯腰从里边走了出来。四处的官员一齐围上,一股脑说起讨好的话语。
张居正微微颔首,冲五凤楼上的太后皇帝拱手作上一揖,提起官袍就往上走。
张允修几人兄弟也下了轿子,亦步亦趋跟在后边。
这还是张允修第一次见到这种灯会,规模之宏大,远超他的想象。
城墙上挂满各式宫灯,水晶灯,油灯,红灯笼,彩缎.
城墙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挤成一团,密密麻麻,一板砖下去都能砸死个六品官儿。
公侯勋贵们蟒袍玉带,经过灯山映照,更是神采非凡。
张允修眼尖,一上五凤楼,就瞧见缩在一边的武清侯李伟。
二人见着,张允修侧步上前,笑吟吟打了个招呼:“侯爷,别来无恙哇,看你现在这穿朱戴紫,蟒袍玉带的,真威风哩。”
“嗐,威风个什么。”李伟皱着眉头,诉苦道,“这都是面子上的功夫,咱这里子早就空荡荡的。倒是你现在是富得流油,咱该羡慕你才对。”
“富什么,都快穷得当裤裆了。”张允修谦虚道。
“你别和咱装,咱都听说了,你上次出海赚了大几十万两,你还和咱说没钱”李伟一瘪嘴儿,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