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简化!(2/2)
但对于那个传闻中的苏闲,无疑又更看深了几分。
想到这家伙继续下去,是不是不会离开大本堂了,那到时候父皇会答应自己吗
不过看起来,自己还是多虑了。
起码想让对方离开大本堂的,甚至要被苏贵渊牵连获罪的,可不止自己一个啊。
一边想着,她嘴角弯起,大明公主为了自己此后的生活,可真是劳心劳力呢。
“别多嘴,也别多想!”一旁宁国公主却是若有所思,警告了一番崇宁后,忽然看向一旁的燕王妃。“妙云,他们说的……会实现吗”
徐妙云闻言,点了点头后,又摇头。
“李先生说的对,国事太大,一国涉及千万百姓,大到军国之战,小到每个百姓的日常所需。其中之复杂,远远不是格物院的一场游戏,能够反应出来的。”
“我算是知道苏闲要说什么,但是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解决——”
“损耗!”
同一时间,李希颜也跟着说道。
“既然都说小朝廷了,那话就挑明,也无需再遮遮掩掩。”
“朝廷能否进行官收官解官府自己收一切税务,不论富户平民,全都上交税收,然后再将这些税收分出一部分,给予每个县下发一应所需乃至胥吏岁俸”
他先是提出问题。
随后的答案,便是斩钉截铁!
“不能!”
“不仅是不能,一旦改制,此涉及我大明一京十三省!稍有差错,便是万劫不复!”
眼下的大明还没有收复云南,到底是一京十三省。
至于中都凤阳,并不具备京都的条件。
苏闲心中腹诽,但还是装作疑惑道:
“先生请说。”
正如他所言,既然挑明了,那也没必要继续以格物院作掩饰了。
李希颜的声音已经再度响起。
“我有三个疑问!也是我大明如果真的施行官收官解,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关卡!”
“第一、眼下这些富户的问题。”
“格物院可以大手一挥,将常森他们最近的所作所为,完全给清查下来,甚至仔细问下,他自己就要全部说出来。”
常森眼神恼火,我有那么弱吗
但李希颜却不管不顾,仿佛没看见。
“可大明不行,此前富户已经定下,贸然更改,民间如何看待”
“甚至从前元开始,包税制度下,地方官府和胥吏,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准则。而这些准则,更适用于民收民解。”
“大明之所以用此法,除了可以让各地官府自己解决之外,何尝没有此前之根深蒂固的旧因”
“一旦官府提出,废掉民收民解,陛下,我大明好不容易安定的局势,恐怕就又要掀起波澜!”
“这波澜或许不会出现在朝堂,陛下一纸命令,就可以将这些反对者清除个干净!他在我大明最根本的地方,乃至可能是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富户、每一个因此而获利的胥吏”
“其中难度,无异于将我大明的地面翻过来,再行深耕!”
说完这些。
就连刘三吾也不由得点头。
朱标更是蹙眉,他这几年理着国事,可是太清楚,父皇的权威在京城、在百官之中,或许让人战战兢兢。
但是在民间。
对于百姓而言,特别是对于偏远地方的百姓而言。
皇帝
可能还不如今天刚刚威胁他们的胥吏!
这才是常态。
而李希颜则继续道:“第二、损耗!”
“官收官解,并非只是空印案上,各地将税粮给府库一装,再带着账目来汇报就可。”
“而是涉及实物税、税粮在内。全部装进府库,是不是要再拿出来,继续分发下去”
“这样一来,损耗也会在无形之中加大,更重要的是,各级官府的基本支出,也是需要耗费极大损耗的。”
“而过程一复杂,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贪腐!”
“民收民解会出现,官收官解同样会出现!它们并不会因为只需要朝廷总收总支,就不会出现贪腐。”
李希颜话语一顿,正色道:“毕竟,制定政令的是人,执行政令的,还是人!”
“陛下当初之所以沿用民收民解,除了节省国朝支出之外!不也是为了减少贪腐官府参与其中,人心易变,贪腐就会更多。”
“这也是常理!”
说完这些。
李希颜话语一顿,“至于第三点……”
他还想要继续说下去。
但苏闲却已经将其打断,
“如果只是损耗的话,其实很好改变。”
李希颜一愣,正要说话。
苏闲却道:“之前李先生说,过程会变得复杂,复杂就会出现贪腐。”
“那么很简单,将此过程……简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