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铸器于泰山!天罡之境!混元清罡(1/2)
第139章 铸器于泰山!天罡之境!混元清罡
大明天地!
由于张玉清以一己之力镇压江湖动乱。
荡尽天下群魔。
江湖再无风无浪。
在大明宣德帝的励精图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力繁荣昌盛。
另外,张玉清还让宣德帝派人前往海外,将番薯走来,于大明境内培养,大范围种植。
算是他成为大明国师以来为百姓做的一件实事。
彼时大明境内,江湖再掀起关于国师的热潮话题。
“诶、听说了吗国师号召天下铸器师前往泰山!”
“通玄国师的修为堪比天人,可比之古之列仙,莫不是要铸一件类似九鼎的镇国之器,镇压大明。”
“我看是。”
“千秋重器将现,若能一观,死而无憾。”
“我家祖传十八代皆是铸器大师,此事焉能不少得了我莫家!”
前不久!
张玉清让大明锦衣卫广邀天下铸器大师于泰山一事传开。
许多江湖武者得知后,纷纷自发前往。
欲见识一下国师铸器的神通。
传言上古列仙,古之天人铸器,皆会引发天象,名动一时,如国师通玄真人这般修为的神人,是否能比肩古之天人
这在当世,无疑是个神迹。
甚至,在即将铸器的这一日,连大明宣德帝也亲自登上泰山。
数千双目光瞩目,落在泰山一处地域。
有从各地请来的铸器大师,约莫百余人。
其中有干将莫邪的后人、有欧阳冶子的传承者、有徐夫人的后代、也有千年铸器山庄等等!
尽管天地变迁,天人列仙离去。
可铸器术的精髓犹在,只是被当世武者视之为仙法神通,在当世武道衰败的岁月间无法复现。
而张玉清邀他们来泰山。
就是想让他们互通有无,在现上古天人的铸器术。
同时他也将左家铸器术秘法取出。
让诸多铸器大师专研,掌控。
不然张玉清就算能看懂炼器之法,也没法在这短时间学会炼器。
所以,他选择将铸器的地方放在大明天地。
大明的铸器师仅论铸器实力,并不若于左星海。
张玉清则可以从旁辅助,弥补实力上的差距。
从而将天地熔炉,肉身神宫铸出。
“国师大人,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名铸器大师对着盘坐泰山之巅,在尝试攫取天罡元气的张玉清微微拱手。
滋!
目光开阖,两道雷光迸射。
让人见之惊叹。
张玉清起身,冯虚御空,道袍猎猎,如谪仙临。
他只身玉立于铸器地上方,俯视下,铸器炉、山泉水等铸器之物皆备,百余铸器大师各司其职,四方皆是来见证神迹的江湖武者。
“诸位,贫道邀你们来的目的想必你们应该清楚。”
“古之天人的铸器法因天地变化而不能重现。”
“今日,有贫道在,你们可大施其术。”
张玉清铿锵言道。
他的这番话看似平平无奇,却无疑点燃了诸多铸器师的热情。
一名合格的铸器师,此生的愿望就是打造出一件传世名器,如干将莫邪、如七星剑、如赤帝剑、如九鼎等,青史留名。
可惜,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
当世再难施展出曾经的铸器术。
也让现如今一些名器,根本无法与上古传说的器媲美。
“国师大人放心,我等便是呕心沥血,也要助国师打造出天罡熔炉。”
诸多铸器师拱手,肃然起敬。
“甚好,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可以开始了。”
张玉清袖子一卷,高天上几朵白云散去,碧空如洗。
他俯身对着武当山所在一拜,
“弟子请借师祖一道天火。”
话落,江湖众人再惊,表情错愕凝滞。
“师祖”
“难道是武当张三丰他…他还没死!”
“这都一百八十余年了吧,真有人长生不死,久视人间。”
“假的吧!”
众人仰头望去,只见一道纯阳天火慢悠悠自天外飘来,落在张玉清面前。
天火如簇,内蕴金光,宛如大日。
只是一缕,便足以燃尽世间一切。
看到这道天火后,江湖武者们无比沉寂失声。
当真有天人在世也。
“一脉两天人,一山压人间。”
“武当,这武道圣地的名声摆脱不了。”
“此事后,可有江湖同道前往武当拜遏真人。”
“同去、同去!”
莫说这些江湖武者,连宣德帝都蓦地起身,神色激动。
“清虚妙法真人还在世世间真有长生术不成”
他的眼里,露出一丝渴望。
自然,眼下通玄国师铸器也是一场仙迹,没人会在这时候离开。
一双双目光簌簌落在张玉清身上。
“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