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太平要术经!无量刀阵(1/2)
第142章 太平要术经!无量刀阵
记:
【景泰十一年六月,老府君薨逝,新府君陆牧之继任!】
【同月,太始天王起兵,底下四面黑天教号称太始天兵!】
【七月,太始天兵连连功陷九县,麾下大军暴增至八十万余!】
瀚岳府大乱,百姓惶恐!
……
云台!
玉央福地内。
张玉清盘坐云端,体内天罡熔炉不断攫取混元清罡,以及诸多天罡元气,似饕餮般,倾吞万气,来者不拒。
他体内五脏,亦有五座神宫镇压。
说是神宫,实则为五口大鼎。
有五圣五相倒扣大鼎,镇压己身伟力。
五圣五相同样在摄取天罡元气,炼至血肉筋骨间,初具不灭之神性。
这一月来,他除了在大明天地铸造五座神宫大鼎,让横炼之境突破外,还给大明朝炼制了一柄剑器,镇压大明气运。
盖因为从神汉时代可证。
历史可改!
“内外皆天罡,洞天之下应无敌。”
张玉清双眸开阖,体内混元天罡澎湃如河。
一身气血更好似洪荒凶兽,让人一眼便深陷入天渊。
天罡之上为洞天、再是法界。
法界之上,便是一人可镇一府之地的武道真人。
可摩挪乾坤,伟力不可窥。
一个武道真人的存世,便是一个真人世家的兴起,能影响一府千年气运命数,可想而知。
以如今张玉清的战力,再加上齐天棍的相助。
只要不遇上瀚岳府最顶尖那一撮战力,怎么的也有自保之力。
这份实力,也同时为他赋予了底气。
山河下,三宝、小安安、听雨小居士两人一兽嬉戏打闹。
齐天棍笔直矗立一旁。
还有小和尚伽衡在参悟大乘佛法,入定如石佛,一动不动,金光幻灭不定,似有似无的诵经声传来。
在旁边,则是嫂嫂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侄儿平安,唱着小曲,以及旁边两个丫鬟在逗着婴儿。
岁月向来静好!
如今世道乱象渐生,张玉清与大哥张玉城不怎么放心家眷,便将之移到玉央福地居住。
加上里面因为张玉清的进货。
灵兽、灵鱼,甚至开垦了一片灵田,栽种上从真人福地里的一种灵米,几乎什么也不缺。
且山清水秀,元气充沛,更适合养人。
走出福地。
便见大哥张玉城愁眉苦脸的归来,郁闷道,
“二弟,如今涌入我们云台县逃难的难民越来越多了,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由于各地总有一些极端天气异象。
山崩、干旱、落雷、地火…以及太始天王的反叛,让一些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出走,前往其他县邑。
云台县近日也涌入不少流民。
给斩妖司带来不少麻烦。
“天灾人祸之年,都是苦难人,能帮即帮。”
张玉清摇头,“不过得定个章程秩序。”
他沉思一会,再道,“大哥,你去将斩妖司的人,江湖武者、以及商贾都召集起来。”
“如今瀚岳府动乱,我们云台也要添一些额外手段以自卫。”
他的想法是将斩妖司武者、江湖武者组成一支守备军,以防太始贼军流窜而来,同时也镇压一些流民。
至于商贾,出点钱就行。
义赈!
富人老爷们最好体面些,不然得想办法让他们体面。
这事自是让张玉城、冯罡两人去办。
近段时间,大哥的修为也突破地煞之境,战力更甚于冯罡,自此让他彻底没了脾气,也没了再回府司的想法。
相较之下,如今云台县反而风平浪静的。
又十日,云台局势稳固。
张玉清以族谱,意识来到一处黄巾军营帐。
他所言的神汉历史改变就在这。
若依照历史的时间线,这时候的大贤良师张角早已病逝。
黄巾军起义失败,被神汉镇压,流窜于各地。
而如今,大贤良师张角非但没陨落。
反而不知从哪得来一件至宝,硬撼神汉的气运至宝五帝剑,稳住局势。
再者,张角听从张玉清意见。
并没有急于扩张,反而收缩势力。
主动在将臃肿的黄巾兵分散于四方,藏于山林,偏僻村落。
再剔除一部分不受掌控、浑水摸鱼的黄巾兵。
俨然神汉版的“农村包围城市”!
又牢记十六字方针,以此静观天下局势变幻。
将原本一滩死水的黄巾军给盘活。
深山处!
村落里,学堂内,朗朗书声传来。
只见一身道袍大贤良师张角手捧书卷,摇头晃脑。
台下一個个孩童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念。
那书卷赫然是张玉清所编撰的。
似感应到张玉清的到来,他诵书声戛然而止,悠然拂袖,“尔等自勉之!”
说着便来到内室。
“师尊!”
张玉清拱手作揖,以道门礼法稽礼。
他抬眸,见张角近日面色红润,精气神充沛,眉宇间也不再愁绪凝结,忧心不已,想来状态极好。“元神五变,近日道行增长不少。”张角轻笑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