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朱四爷:老子有个不孝子!(1/2)
第106章 朱四爷:老子有个不孝子!
大年三十晚上,皇宫也吃团圆饭。
朱元璋特别想把朱四爷请来,可最后还是作罢,毕竟还没有最后确定那就是他爹。
他打算带朱四爷去一趟凤阳,或许朱四爷能记起来,那样的话,一切都很顺理成章。
那以后的年三十,就是他爹坐主位了。
现如今,还是他坐主位,马皇后坐他身旁,各嫔妃在他们左右落座。
下方,则是诸皇子和公主。
因尚无皇子成家,今夜并未有其他女眷参与这场家宴。
“今夜,是阖家团圆、共庆佳节之时。”
朱元璋举起酒杯,目光扫过自己的那些个儿子一笑,“古人常说家国天下,对于咱而言,无家不成国,更谈不上天下。于皇家,一家不宁,便是举国难安。所以,你们要牢牢记住咱的话,要时刻铭记,君臣大义和兄弟情义。来,今夜允许你们小喝几杯。”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以及朱橚闻言,纷纷举杯向父皇致意,随后一饮而尽。
其他皇子都还小,有的甚至还在皇妃的怀中,就不提杯了。
“今夜是家宴,不必拘泥朝堂礼节。”朱元璋含笑吩咐。
随着他一声令下,皇子们纷纷入座,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年夜饭。
尽管这是皇家盛宴,但桌上的菜肴却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家常菜式。
这是因为朱元璋与马皇后一直节俭朴素,即便是在这等重要的场合,也不愿铺张浪费。
“老四,我们一起敬大哥几杯”朱棡朝朱棣挑眉。
“好呀,你先上。”朱棣立刻会意。
“伱们别想在灌醉我。”朱标横一眼,“还以为我像去年那样,会上当呢”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们首先得向父皇敬酒。”
……
朱标率先垂范,恭恭敬敬地向父皇朱元璋施礼,朗声道:“儿臣朱标,恭祝父皇万寿无疆,新年福寿安康,龙体永健。愿大明江山昌盛,社稷稳固,百姓安居乐业。”
朱樉紧随其后,声音洪亮地献上祝福:“儿臣朱樉,愿父皇在新的一年里,喜事临门,福星高照。”
朱棡接着道:“儿臣朱棡,祝愿父皇在新年之际,身体康泰。愿父皇的智慧和英明照耀大明,使大明昌盛,百姓安乐。”
朱棣不甘示弱,也献上自己的祝词:“儿臣朱棣,恭祝父皇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愿父皇的仁德和威严,继续庇护大明子民。”
最后,年幼的朱橚也学着哥哥们的样子,拜道:“儿臣朱橚,也祝父皇新年快乐,天天开心。希望父皇能一直陪在儿臣身边,教导儿臣成长。”
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咱孩儿们都长大了,英气不凡呀。”
马皇后在一旁,嘴角含笑:“你们呀,都像今天这么懂事,我和你们父皇就不头疼了。”
朱元璋心中暗叹。
这样阖家欢乐的场面,要是爹娘能看到,该多好。
“父皇,母后。”
朱棣嘿嘿一笑,朝着他们伸手,“有压岁钱么”
“没有!”朱元璋瞪眼,“你们要什么钱都在皇宫里头。”
“我不在啊。”朱棣反驳。
“找你师傅要去,他比咱有钱。”朱元璋没好气。
“刘先生说的对啊,父皇你还真是有史以来最抠门的皇帝。”朱棣无语白眼。
“嘿,那个刘伯温!”
朱元璋气呼呼的喝一口酒,“咱早晚收拾他!”
“大过年的,你气性别这么大。”马皇后瞪他一眼,“来,大家吃饭吧。”
皇宫的年夜饭,也到很晚才散去。
期间,还有戏班子唱戏。
……
翌日一早,朱元璋和朱棣就出宫了。
他们是去给朱四爷拜年的,哪知道,到了小院,发现朱四爷不在。
“大过年的,他去哪了”朱元璋好奇。
朱棣则瞪着他那圆溜溜的大眼睛,笃定地说:“还能去哪儿肯定是被飞燕楼的姑娘们迷住了呗。师傅他早晚得在女人身上栽跟头。”
“你师傅哪是吃亏的人”朱元璋不禁失笑。
于是两人便在院内生火煮茶,静候朱四爷的归来。一壶茶都喝尽了,却仍不见他的踪影。
朱棣终于按捺不住,起身:“算了,我先去炸天帮看看。”
他正要走,就见朱四爷推门进来了,脚步还有些漂浮。
“咦,你们来这么早”朱四爷笑问。
“来给你拜年啊。”朱元璋抱拳,“祝四爷你新的一年称霸京城。”
“徒弟祝师傅你文成武德,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朱棣拜道。
“滚犊子!”
朱四爷扶额,这还是他教的词,他瞪一眼朱棣,“听说你在你的炸天帮说,迟早要取代老夫”
“谣言!”朱棣连忙摆手否认。
朱四爷一笑,从兜里拿出两个红色喜庆的小包,递给他们:“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
朱棣一把接过来。
而朱元璋却是呆住了,小时候他羡慕刘财主家的孩子,过年就有压岁钱。
他好希望自己也能有压岁钱,可他们家那么穷,哪来的闲钱
这还是他第一次拿到压岁钱。
“八郎,拿着呀。”朱四爷晃了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