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 第142章 四爷长命原因,朱元璋麻了

第142章 四爷长命原因,朱元璋麻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夺回福运后我赢麻了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高级技工开始免费阅读 综武侠:人在金国,杀回南宋免费阅读 全职召唤师免费阅读 七零之我带着房子穿书了免费阅读 我开出租不拉客,只拉女鬼和模特免费阅读 清河仙族免费阅读 [柯南]掺水真酒自救手册免费阅读 人在火影,可不敢当木叶忠臣!免费阅读 男团选秀,吃瓜爆红免费阅读

第142章 四爷长命原因,朱元璋麻了

玄武书院。

朱四爷从丐帮总坛过来,进到学堂看到一个和尚在那指导韩宜可,郑士元他们四个。

妖僧姚广孝。

这和尚怎么来书院了

朱四爷嘴角微扬,眼中闪过狡黠,他朝着姚广孝抱拳,故作惊讶道:“道衍大师大驾光临啊,你们怎么都不跟老夫说一声,老夫好亲自去迎接呀。”

楚香玉一个白眼。

韩宜可,郑士元他们呵呵笑。

宋礼明显乖巧很多,初来没多久,还不了解院长的风格。

“院长,道衍大师学问可比你深厚。”楚香玉哼一声。

朱四爷故作不悦,却又话锋一转:“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请道衍大师担任书院的先生”

道衍明显一愣。

老衲就是来串个门,就要留下来当先生你们书院是不是太草率了

不过,若是能留下来,自然最好。

老衲看中的人,反正也属于书院,还是院长亲传弟子。

“这……”他表面露为难之色,迟疑道:“这……老衲毕竟是个和尚……”

“和尚怎么了道衍,可千万别看不起自己啊。”朱四爷连忙道。

他当然知道眼前和尚的能耐,精通儒释道,还擅长诗文,后来更是主持修撰《永乐大典》。

这样的人,自然当得起书院先生。

“那老衲就恭敬不如从命,留下来。”姚广孝道。

“太好了,书院终于又多了个先生。”朱四爷大喜。

旁边的几个学生面面相觑。

这就成了

怎么感觉面前两人都是老狐狸,不怀好意呢。

……

学生们都去读书了。

朱四爷和姚广孝在院子中茶座旁喝茶闲谈。

“院长面色稍有疲倦,有些事吧,需要有节制。”

“卧槽,伱这都看的出来”

“老衲研究过欢喜禅。”

“你还真不是个正经和尚。”

“不,老衲一直是童子身,阳气不泄,才活的久。”

朱四爷一头黑线。

不过,他记得《明史》记载,这和尚活了八十四,在这样的年月,那绝对是高寿。

两人正聊着,阵阵脚步声传来。

太子朱标带着一行人走了过来,他不让太监宣号,不想打扰书院。

“太子殿下。”朱四爷见到朱标,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并未起身迎接。

姚广孝见状,赶忙起身行礼:“贫僧道衍,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挥手让随行人员退远一些,然后朝着姚广孝点了点头:“大师,请起。今日我以学生身份前来向院长请教问题,繁琐的礼仪就免了吧。”

朱四爷一笑,三人围着茶桌而坐。

朱标开门见山,他是来问朱四爷关于如何治河的。因为之前朱四爷说的七点,其中就包括治河这一点。

“黄河之水,岁岁横溢,三载之间,决口两处,其患深重,其治至艰。黄河者,天下百姓之命脉也。”朱标无奈而叹,“投入之银海,不知凡几,而终不见波澜之静。孤欲寻一彻底治河之策。”

姚广孝抚卷而思,言及元史:“昔日运河畅通,五大水系相连,南抵江口,北至大通桥,商贸往来,盛极一时。”

朱四爷缓缓喝一口茶,目光扫过太子和姚广孝。

特么,都在老子面前掉书袋子是吧老子也会。

他沉思片刻,坐直了身体,面色变得严肃,开口:

“自古事功易,成功难;成功易,终功难。事之初,须慎之又慎,如终之谨。历代帝王,皆有治河之志,然大禹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帝王之信任,万众之同心。其他帝王,或半途而废,或始作终弃,财货虚掷。隋炀帝虽通永济、通济二渠,治河功成,而国亡。然大唐之盛,运河为基。此中功过,实难评说。”

“殿下欲治河,非空言所能济事。治河之难,有五:人事之难,方向之难,坚持之难,财政之难,百姓之难。河道耗费如巨,银如流水,而不见浪之起。黄河流经九省,各有险要,众河臣各抒己见,古书亦载,孰是孰非治河需君臣同心,官民一体,非数十年之努力,难见成效。”

“殿下,今之大明,尚未具备治河之实力。此事需徐徐图之,不可急功近利。”

他先是分析,而后下结论,把历代治河说的明明白白。

朱标和姚广孝都听呆了。

“院长,孤将来决心治河,你有何良策”朱标急问。

朱四爷脑海中回忆前世看过的法子,又在大脑里推演了一番后,沉声道:

“黄河,自古称之为忧患之河,源自星宿海,流经陕甘之黄土高原,如骏马奔腾。一斗之水,沙居其六,至开封后,地势平缓,水势缓滞,沙淤于河,致使豫东、皖北、鲁南、苏北等地,皆为其肆虐之所。

自宋之后,河道难移,黄淮交汇于清江,混入运河,致使运河泥沙堆积,堤坝频崩,漕运受阻。历代官员,苦求根治,皆无果。

黄河年年决口,河臣仅知清沙排淤,耗费人力物力无数,然汛期一至,前功尽弃,实乃可惜。清而复淤,淤而复清,循环往复,纵使万年,亦难根治。”

“然,治河之策,老夫已有所得,唯四字而已:束水攻沙!”

说完,他拿来一壶茶开始演示讲解。

……

一个时辰后。

朱标和姚广孝基本明白了什么叫束水攻沙。

这玩意也不是朱四爷自己发明出来的,而是前世看《明史》,一个叫潘季驯的治河理念。

后来,在清代,被靳辅和陈潢发扬光大。

“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朱标激动地感叹道。

“老衲也受益良多。”姚广孝向朱四爷恭敬地抱拳施礼。

朱四爷躺在椅子上,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表示不必客气。

随后,朱标起身告退,恭敬地说道:“院长,改日再来拜访。”

朱四爷摆摆手,玩笑般地笑道:“别忘了答应我的那十个科举名额哦。”

朱标微笑着点头答应,随后匆匆离开了书院,回到了皇宫。他直接前往文华殿,却发现大门紧闭。

太监总管王景弘急忙上前行礼,禀报道:“殿下,陛下正在召见客人。”

“见谁”朱标感到好奇。

闭门召见,这可不寻常。

王景弘再一拜:“是龙虎山四大天师。”

朱标一惊。

没想到龙虎山四大天师会齐来京城,这是出什么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存款永远一千,包养我你分期付款免费阅读 人类灭绝前,十四世界共同抗击!免费阅读 养母情免费阅读 医道圣手:我实习生,专跟阎王爷抢人免费阅读 穿越世子爷:开局镇压大将军母女免费阅读 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免费阅读 兄弟帮之八荒战神免费阅读 道士下山,面馆打杂免费阅读 被迫给美女总裁当保镖免费阅读 重生技校,谁还学挖掘机啊?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