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宣传(1/2)
第109章 宣传
这明显是借机宣传学校,因为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来了。
冶金部某办公室主任,作协成员点评:“此诗用到轧钢厂就很好,地处东直门附近,寓意留在城里,高考失败也不忘大建设。”
这位明显也是屁股决定了脑袋,因为如果把轧钢厂替换为钢铁厂或是炼钢厂,更押韵,但谁让别人没用呢。
作为冶金部门下属的轧钢厂,这当然得吹嘘一下。
还有诸如一些私人的点评,觉得失落梦想的起点用得好,梦想没了,转眼又有新的起点,寓意咱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不忘追梦的精神。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过筛选,报纸上清一色的好评。
这让杨卫彪很懵,这可是一首消极的句子啊,还有下半首,如果放出来,就打脸这些吹捧的了。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他不想自己被打脸,这时期出风头没毛病,切记不能犯错。
又过了几天,杨卫彪居然收到了稿费,刊登过的报纸都要给稿费的,每个信封都是两块八毛钱,特别注明了是一字一毛。
他这白赚了标题和署名这七个字的钱,早知道就该自己取个长点的笔名了。
一直过了好久,他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得知为什么没有差评,实在是他这署名太膈应人了。
别人一看是“卫彪诗人”写的,你敢给个差评试试,难道你敢不卫彪!
这骚操作,让众多写诗的同行大呼不要脸,偏偏还不敢当众吐槽,这是政治立场问题。
“叮铃铃!”
忽的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
“喂!”
“杨卫彪,是我!”
丁秋楠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你看我,明儿就是高考了,放心,明早我来接伱,送你去考场。”
他最近也算不上忙,每天尽关注点评了,浪费大把时间。
“嗯!杨卫彪,那首《赠学子》是你写的对不对。”
丁秋楠知道杨卫彪之前写过好几首歪诗,也有那首让她感动莫名的“错位时空”,证明人是能写的。
“呃,是我写的。”
杨卫彪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这不丢脸。
“是完整的吗我感觉后面还有。”
丁秋楠是因为之前很熟了,才会有这种感觉。
“确实有,不过你不能传出去,因为有点消极。”
“嗯嗯,那你现在念给我听好不好。”
丁秋楠难得撒娇了一次,明儿就考试了,她今天想放松一下,不然绷得太紧,明天未必能发挥好。
杨卫彪想了想,对着电话念道:“东直门到炼钢厂一万光年,那只是我们失梦之路的起点。
妈妈,你善良的孩子还没放弃,他想在今夜的街上爱到死去!”
他念完了,结果半晌电话那边都没声音,不会掉线了吧,岂不是浪费表情。
就在他想喂一下的时候,丁秋楠的声音突然传来。
“杨卫彪,要不然我不考大学了。”
“我去,都说了这诗有点消极,你别瞎想,这只是借物寓意,每个人理解的不一样。
你得好好考,你想啊,我杨卫彪要是有个大学生的女……呃,是朋友,那得多大的光荣啊。”
杨卫彪怎么感觉最近老是说秃噜嘴,都不带把门的。
“嗯,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丁秋楠刚也就消沉了一瞬间,马上又恢复了过来。
“就这样吧,电话费贵,明早我来接你,绝对不会误点。”
杨卫彪这不敢瞎聊,别给毒奶了。
电话那边丁秋楠觉得这是杨卫彪在表白,对她爱得死去活来,瞬间就沦陷了。
……
这边杨卫彪把桌上厚厚的一摞报纸收好,以后有机会装裱好挂墙上,光宗耀祖来着。
今天还有正事,之前办公桌的利润该结算了。
上次给了团队一点甜头,是因为这次他要提笔大的,不然能拖这么久吗,那是一直在找操作的方法啊。
如今终于想明白,所以就该合理分钱,以及进行下一步行动。
他的目标渐渐明确,瞄准了革委会主任的宝座。
轧钢厂最好,如果实在搞不定,换个厂子也行。
这位置不是想上就能上去的,目前他的人脉资源还不够。
即便是李新民也是经过多年副厂长的基础,加上特么的有个好岳父,这没处说理去的。
晚上,小院里没有招待,却开了两桌火锅,一包料拆成了两份。
准备的菜也不算丰富,以素菜为主,可依旧吃美了。
“杨卫彪,你这是独家秘方了啊,我敢说就这火锅没有请不来的客户。”
许大茂辣得满头大汗的,却不忘接着往碗里扒拉。
傻柱也说:“杨卫彪,你在哪儿搞到的秘方”
“大价钱买的,别人祖上是蜀州那边的大盐商,那边吃的是井盐不是海盐。
家里房梁用的可都是金丝楠木,可惜家道中落,能卖的都卖了。
我也是赶巧收了这秘方,了我五套房子钱,以后就指望靠这发家。
那人卖了秘方后,回蜀州老家去了,以后这火锅生意,在京城就是我独一份。”
杨卫彪瞎扯了一把,不然也不好解释这来源,最关键的是,有时候赚钱,就是卖概念讲故事。
“哎呀,你了两千”
阎埠贵这都被吓到了,这得多少钱啊。
傻柱却说:“这钱我看得值,这可是秘方,独家生意,反正换成我,做不出这味道来。”
许大茂再次吃了一口菜,也说:“我看这火锅生意很有搞头,一包底料哪怕赚一块钱,两千包还是不是随便就卖出去了。
那之后卖的就是纯利润,几千、几万,几十万都有可能。”
许大茂自从当了销冠之后,人也豪气了不少,都敢喊出几十万了。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心里一算计,这要发啊。
“卫彪,这火锅底料的生意,我们能参与进来吗”
“可以啊!不过目前条件不成熟,我们自产自销,就成资本家了。但这秘方,我感觉迟早用得上,绝对能翻几十倍,几百倍的赚回来。
反正就两千块钱买的,分成十股,两百块钱一股,你们要有兴趣就认购一部分。
等哪天机会来了,反手就能挣上万,把咱们那四合院全买下来都不是事儿。”
杨卫彪今儿真没打算用火锅底料讲故事,这也是凑巧了。
“卫彪,我认购一股,不,两股。”
阎埠贵别看平时抠抠搜搜,一分钱都要算计,但对于做生意,那是真舍得投入,四百块钱啊,眼睛都没眨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