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给香港写信(2/2)
“到这一步了吗”赵信皱着眉头。
土豆泥虽然和洋芋搅团对土豆的处理方法一样,但吃法不一样。
三个孩子在一起,赵信也就没管,免得破坏了孩子们的雅兴。
此时王振远从外面回来,他看到里头的动静,不由地砸吧砸吧嘴:“今天做土豆泥”
“嗯。”王振远点点头,眼神中似乎带着一股追忆。
一个是辣椒,一个是调料水。
晾了半个小时,赵信做了示范,将土豆放在木槽里,然后用木锤来回敲打。
放心揍,不管是谁揍谁,反正自家师父调制的药膏蛮好用的。
“淮茹,许大茂提了两只鸡,要不我们找他买一只,肯定比市场上要便宜。”贾张氏说道。
洋芋搅团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加些调料水,然后加辣椒,沾着辣椒和调料水吃。
赵信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练武不打架,终究是架子,自己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吃完饭后,王振远带着三个徒弟去外面散步,消食。
这是最顶级的玉,比起赵信此前摊子上看到的要好百倍,也是娄晓娥的传家宝。
随后六师弟一个人就包揽了做土豆搅团的活计。
“什么这一步”王振远疑惑道。
不久的某天,她手里的钱就能到三百。
“不错。”一大家子吃得都很香。
贾张氏撇撇嘴,最终还是坐下来继续吃饭,塞了一口粗粮饭,好不容易咽下去后,贾张氏正色道:“淮茹,我知道咱家的难处,但我的药可不能停。”
此时苏丽也拿来了一个篓子。
赵信将自己师父的话都跟娄晓娥说了。
厨房里头,娄晓娥和苏丽也出来了,一个端着一小盆酸菜汤,另外一个端着两个碗。
贾家,贾张氏把门关起来。看着桌子上的粗粮饭,皱了皱眉头。
“信哥,我都听你的,而且你也说了,这只是名义上断绝关系。再说我父母都去了香港,还是你和孩子们的前途重要。”娄晓娥道。
三师兄弟回到内院,在桌子上坐下,抿茶嗑瓜子。
这种事,他看到院子里有人干过,至少要比市场上便宜两成。
不多时,娄晓娥抬着一篓子土豆出来了。赵信赶忙接过,毕竟这一篓子煮熟的土豆份量不轻。
将土豆放在桌子上,赵信看到自家大师兄和六师弟都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
回到院子里,大师兄王和仁以及众多武院弟子们都在洗漱,今日份的早练结束了,他们也将各回各家,吃中午饭。
“回去和你媳妇说下,她应该就不是街道办的编外成员了。”王振远道。
“棒梗,去哪里”秦淮茹喝住棒梗,又看了看同样放下碗筷的小当和槐道:“今天周六,傻柱没上班。”
“嗯。”贾张氏点点头,她对自己的大孙子有信心。
不多时人都来齐了。
拳拳到肉,赵志侠和赵月悦在一旁鼓掌加油。
三个孩子原本还有些抱怨,但是看到碗里从来没有吃过的饭后都来了兴趣。
“五师兄,今天吃土豆下肉吗”朱存温问道。
“好。”娄晓娥回到卧室,不多时就拿出来一个盒子,盒子里头放着十几根金条以及一个玉镯子。
赵月悦盯着盆子里的土豆泥,又用小手摸摸有些鼓胀的肚皮,最终还是放下了碗筷,她真吃饱了。
“得,我自己留着。”许大茂提着鸡往里头走去。
乘着孩子们睡着了,夫妻俩来到厨房,小心地挖了起来。直接挖了个一米深的坑,将这个盒子埋了进去。
第二天,赵信写了一封信,寄往香港,并且言明接下来一段时间暂停来信。
现在还并非特殊时期,这封信又是在较远的邮局投递的,因此基本不存在被截留的可能。